健保30年! 總統賴清德:「這問題」不解決非全民之福

總統賴清德說,健保30年了,存在不少問題,大家關心有些醫療科別招找不到人,過去是內、外、婦、兒,現在是許多科別找不到人,如果長此以往,不能解決的話,勢必不是民衆之福。記者沈能元/攝影

臺灣健保制度享譽國際,國人滿意度高達9成以上,近年來,健保財務嚴峻,今年健保邁入30年,面臨着大限或永續的挑戰。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今特別主辦「健保30永續研討會」,歷屆健保署長共襄盛舉,現場座無虛席。總統賴清德今參與研討會表示,現在大家關心有些科別招找不到人,長此以往,不能解決的話,勢必不是民衆之福。

健保30年之際,財務面臨三大困難,臺北政經學院基金會董事長黃煌雄今指出,超高齡化、少子化、新科技讓健保已是不可承受之重。科技發展下新藥發展快、價格貴,恐怕引發醫療機構的軍備競賽,更可能違背健保創立初衷、擴大醫療不平等。

黃煌雄表示,醫界在社會扮演舉足輕重角色,替文明立下典範,健保改革進入深水區,不確定新世代面對經濟力掛帥風氣下,有多少人可以繼續傳承價值跟倫理是醫學教育最根本課題,政府應該扮演火車頭,展現堅定意志力。

賴清德表示,今天看到「健保30永續研討會」背板設計字樣,30很像3Q,感謝健保制度30年來發揮種種功能,「就像是一座護國神山」,也是一個社會重新分配的重要制度,讓每個人發揮互助精神,政府參與其中,更有社會福利的精神,保障每一個人的健康,並更感謝每一位推動參與的人。

賴清德指出,健保制度從張博雅開始,一棒接一棒,30年來,受到大家不斷的呵護、灌溉,目前全國民衆百分之九十幾的肯定,但健保也面臨許多問題,必須克服,今天研討會也在尋求未來永續發展之道,讓健保制度走的更遠。

賴清德說,他擔任立委期間,也針對健保議題,質詢多位前衛生署長、前健保局總經理,由於,在健保開辦前,臺灣社會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社會問題,就是民衆「因病而貧,也因貧而病」,成爲惡性循環,造成很多社會問題;簡單講,很可能爸爸、媽媽一個生病,因爲要花費很多錢,孩子就沒有辦法讀書了,甚至影響家中孩子的命運,發生很多很多的社會問題。

當時社會問題多麼嚴重呢?賴清德舉2個例子,第一、釋證嚴法師,就是發慈悲心,想要幫助弱勢民衆就醫,創立慈濟,也蓋了慈濟醫學中心;第二、臺南許文龍董事長,從小有3個願望,首先是創業,藉由產品服務社會;其次,他有藝術天份,蓋博物館;最後,他想幫助窮苦的人蓋醫院,可見一斑,這個問題已經解決。

賴清德表示,他擔任立委期間,爭取軍人、受刑人等納入健保,不僅是納入更多的保險對象,也納入更多,現在從感冒、器官移植、癌症治療、安寧照護等。他說,健保30年了,存在了不少問題,現在大家也關心有一些科別招找不到人,過去是內、外、婦、兒,而現在是許多科別找不到人,如果長此以往,不能解決的話,勢必不是民衆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