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35絕密性能指標曝光! 央視:反射面積比手掌還小
▲殲-35。(圖/翻攝央視,下同)
記者陳冠宇/綜合報導
中共海軍日前透露,殲-15T、殲-35和空警-600三型艦載機已完成在福建艦上首次彈射起飛和着艦訓練。大陸官媒央視在事件熱點上加大宣傳,披露殲-35系列的低可探測性,來自於特殊機體外型和超材料技術,更宣稱其反射截面積「比人的手掌還要小」。
央視最新一期《軍情時間到》節目,以「福建艦作戰鍊形成」作爲主題,其中就福建艦三型艦載機進行介紹。
殲-15T是殲-15「飛鯊」的彈射型號,在2024年的中國航展上首次公開亮相。2025年7月,山東艦航母編隊訪問香港時,殲-15T在山東艦航母甲板上與殲-15一起並排向公衆展示。
節目指出,殲-15T外觀延續了殲-15的經典佈局。爲了適應在航母上彈射起飛,殲-15T不僅增加了彈射杆,整體強度也有所提升,支撐杆加粗兩成、主起落架採用雙輪設計,降低摩擦損耗。
▼殲-15T。
殲-35是大陸自主研製的新一代隱形多用途戰鬥機殲-35A的艦載型號。2024年的中國航展上,殲-35A首次公開亮相時,就已宣佈殲-35系列是一機多型、「海空孿生」。
節目介紹,殲-35採用的是大陸完全自主研發的中推雙發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逼近30噸,作爲隱形戰鬥機,殲-35系列的低可探測性來自於它特殊的機體外型和獨有的超材料技術,「在電磁的世界裡,這支鋼鐵巨鷹的反射截面積比人的手掌還要小」。
空警-600是大陸首型艦載固定翼預警機,首次公開亮相是在今年9月3日的閱兵式中,它和其他固定翼艦載機一樣,機翼可以摺疊,便於在航母上停放。
節目指出,相比空警-500預警機,空警-600的個頭要小一些,但功能依然不少,既充當千里眼、拓展編隊預警圈,又可作爲空中大腦,引導其他戰機進行打擊。節目稱,空警-600的入列,「推動了航母編隊遠海攻防能力實現了質的飛躍」。
▼空警-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