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罕見披露殲-16「倒飛對峙」美F-35 退將曝幕後意涵
《央視新聞》近日在一則關於殲-16戰鬥機部隊的報導中,罕見公開解放軍戰機與「外軍隱形戰鬥機」近距離對峙並將其驅離的過程。(取自央視)
《央視新聞》近日在一則關於殲-16戰鬥機部隊的報導中,罕見公開解放軍戰機與「外軍隱形戰鬥機」近距離對峙並將其驅離的過程。軍事專家普遍認爲,《央視》所指的外機極可能是美軍的F-35隱形戰機。對此,退役少將慄正傑4日就表示,「解放軍此次行動除仰賴殲-16的雷達與機動性能外,背後亦可能有空警-500預警機提供支援,加強南海上空的態勢掌控」,引發討論。
根據《央視》軍事專題《必勝》的報導指出,殲-16戰機在任務中一度採取倒飛「座艙蓋對座艙蓋」的高難度動作,與對方距離最近僅10至15公尺,過程中還同時鎖定了兩架外軍隱形戰機。這是中共官媒首次公開這類激烈空中對峙細節。
退役少將慄正傑4日在中天節目《中天辣晚報》分析指出,事件應發生在2024年6月或9月,地點可能位於南海。當時解放軍曾對外宣稱出現「強烈軍事對峙」及「電磁波干擾」。他研判,解放軍殲-16鎖定的外軍隱形戰機幾乎可確定是美軍F-35。
慄正傑解釋,殲-16配備的大型有源相控陣雷達直徑達一公尺,可同時鎖定40個目標,探測距離可達400公里。第一次對峙時,雙方在空中相互牽制,誰都不願先開火,隨後殲-16率先鎖定F-35,迫使美機脫離。之後雙方再次接近至僅10至15公尺,殲-16飛行員以滾筒倒飛動作脫離F-35監控,並再次成功鎖定兩架F-35。
他同時指出,解放軍此次行動除仰賴殲-16的雷達與機動性能外,背後亦可能有空警-500預警機提供支援,加強南海上空的態勢掌控。慄正傑評估,這次事件顯示解放軍在南海空域的戰術主動權與技術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