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積水可能就是養育蚊子的“溫牀”!《家庭防蚊清單》快收好

基孔肯雅熱疫情持續引發關注,該疾病主要通過伊蚊叮咬傳播。伊蚊依賴積水繁殖,家中積水可能就是養育蚊子的“溫牀”。近日,廣東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了《家庭防蚊清單》(以下簡稱《清單》),呼籲市民從家庭層面築牢基孔肯雅熱的預防防線。

家庭作爲蚊蟲孳生和叮咬的高頻場景,是防控的第一道防線。《清單》核心原則是清除蚊蟲孳生地。《清單》提示,家中的陽臺/窗臺要重點清理積水容器,包括每週徹底清洗花盆托盤,避免積水;小型魚缸/水池可投放食蚊魚。廚房要杜絕“隱蔽積水”,餐後及時清理水槽殘留水,用抹布擦乾;定期疏通下水管,避免管道內積水。衛生間要保持乾燥無積水,洗手池/浴缸,使用後及時排水,擦乾池壁;漱口杯、洗面奶瓶底等縫隙處每週清理一次,避免積水殘留。客廳/臥室要排查“小角落”,例如空調接水盤每週清洗一次,倒掉冷凝水;需裝水使用的塑料玩具玩耍後倒空水分,曬乾後收納。在戶外/庭院,要定期疏通排水溝,清除落葉、淤泥;池塘、噴泉等安裝循環系統,假山等需每週沖洗可積水的凹陷處,防止蚊蟲孳生。

《清單》提示,要做好物理防護,減少蚊蟲叮咬機會。傍晚和清晨(伊蚊活躍時段)儘量關閉門窗,或使用紗窗通風;在家裡放置滅蚊燈(建議選擇物理電擊式,避免化學污染),每週清理一次蚊屍和電網。外出時穿淺色長袖上衣和長褲,減少皮膚暴露(伊蚊偏好深色衣物);儘量避開早上(7:00~9:00)和傍晚(16:00~18:00)蚊蟲活躍時段外出;如需外出,避免去草叢、樹陰、積水附近等蚊蟲密集區。

必要時科學用藥劑,可使用電蚊香液、蚊香(選擇正規合格品牌,避免在密閉空間長時間使用),睡前1~2小時點燃,睡覺時關閉並通風。室外陽臺角落、綠化帶、院落牆角、雜草叢等蚊蟲聚集區,可在專業指導下使用低毒殺蟲劑(如擬除蟲菊酯類),噴灑時避開食物、餐具和寵物,農村地區特別注意避開蔬菜、瓜果和禽畜飲水處。

《清單》還提及城市和農村居民防蚊的措施。城市居民防蚊:每週固定1天全家一起“防蚊大掃除”,重點排查積水隱患(尤其是雨後);發現小區公共區域(如綠化帶、下水道)有積水或蚊蟲密集,及時向物業、居委會或疾控部門反饋。農村居民防蚊:聯合鄰里定期開展“全村滅蚊日”,共同清理公共區域的積水(如村口池塘、共用排水溝),形成“互相監督、共同防控”的氛圍;養鴨、養魚的農戶,可將鴨羣趕到積水較多的田間或溝渠,利用鴨子吃蚊幼蟲的習性減少蚊蟲。

《家庭防蚊清單》

一、核心原則:清除蚊蟲孳生地

二、物理防護:減少蚊蟲叮咬機會

三、化學防制:必要時科學用藥劑

四、日常習慣:長期堅持防蚊意識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