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市民生國中發表《幌鞦韆的上帝爺公》臺文繪本 傳承在地文化
嘉義市民生國中師生共創《幌千秋的上帝爺公》臺文繪本,市長黃敏惠稱讚傳承在地文化。(廖素慧攝)
嘉義市民生國中今天發表《幌千秋的上帝爺公》臺文繪本。(廖素慧攝)
嘉義市長黃敏惠嘉許民生國中郭乃文、郭芝菁兩位老師指導學生創作繪本。(廖素慧攝)
嘉義市民生國中學生分享創作《幌千秋的上帝爺公》臺文繪本的感想。(廖素慧攝)
市長黃敏惠與民生國中學生用臺語互動,氣氛嗨起來。(廖素慧攝)
嘉義市民生國中師生共創《幌鞦韆的上帝爺公》臺語文繪本,文圖並茂敘說「下路頭高空蕩鞦韆」的在地民俗信仰文化,2日新書發表會,師生用臺語分享創作繪本的感想及趣味點滴,有學生說,教臺語不輪轉的老師說臺語很有趣。
民生國中郭乃文老師指導901班5名學生說臺語,以「幌鞦韆的上帝爺公」爲主題,拿下全國語文競賽特優獎,全班師生再接再勵,找美術老師郭芝菁合作,共創《幌千秋的上帝爺公》臺語文繪本。
蘇宥銓、熊予瑄、林念祈、吳沛芸、吳怡霈等5名學生分享創作的感想,蘇宥銓說,郭老師教畫繪本時有些臺語不會說,就問同學,變成學生教老師說臺語,非常有趣的師生互動,還有他們到上帝爺廟蒐集資料,跟社區阿公阿嬤聊天也獲益很多,全班同學也因次共同創作而感情更好了。
林念祈提到自己喜歡畫圖,此次有機會將高空蕩鞦韆畫成繪本,還更認識在地文化,非常有感。吳怡霈則提及創作繪本過程中,重溫2年前參賽的情形。
市長黃敏惠表示,嘉義市重視本土語言的紮根與推廣教育,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母語是生活最密切使用的語言,市府積極推動臺語、客語等本土語言,出版多本在地特色的繪本,期待未來能推出英文繪本,讓語言及在地文化傳承下去。
市府教育處長郭添財說,學生將光路里武當山玄天上帝廟高空蕩鞦韆的傳統民俗活動,繪畫搭配臺語詞彙,訴說在地文化,且故事角色設計融入性別平等概念,讓繪本具有多元意義。
市府目前出版3本臺語文繪本,包括2021年7月《做夥踅東市》、2023年6月《野球佇嘉》、2025年3月《幌千秋的上帝爺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