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公共產品投資對消費增長的保障作用

來源:經濟日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把擴大內需放在要抓好的重點任務之首,提出要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消費是最終需求,是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體現,也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擴大消費是做好當前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須始終關注消費、重視消費,切實把擴大消費作爲一項系統工程抓實抓好。

在社會再生產活動中,生產表現爲起點,消費表現爲終點,分配和交換表現爲中間環節。生產決定消費,消費是生產的目的,併爲新的生產創造新的需要,二者密切相關、相互促進。從社會實踐角度看,沒有社會再生產活動的順暢運轉,就沒有豐富的消費品供給。而這些都是擴大消費的重要條件。因此,擴大消費必須着眼於社會再生產全過程,將社會生產力的持續提升作爲基礎性條件。

2010年以後,受國內外複雜因素影響,我國三大需求中的出口和投資增速下滑。需求不足,會導致宏觀經濟總量失衡,進而使經濟增速下降。這一過程也會導致居民收入增速持續下降。而收入增速是決定消費增速的基礎性變量,收入增速下降,消費增速亦會明顯降低。因此,擴大消費,必須聚焦生產這個社會再生產的起點,着力提振實體經濟,把提高經濟增速擺在重要位置,進而持續擴大就業、持續增加居民收入。

當前制約經濟增長的突出問題是需求收縮。實現社會再生產順暢運轉,推進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增速,應聚焦需求不足這一突出問題,切實有效擴大內需,這與提振消費息息相關。如果人們對就業和收入預期下降,更謹慎安排支出,那麼力圖通過多方面政策鼓勵居民擴大支出,其效果可能不會那麼明顯。擴大消費必須着眼社會再生產全過程,找到擴大內需的有效手段。

從生產這個社會再生產的起點看,投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一,生產直接也是消費。第二,從擴大再生產出發,投資既可以促進企業技術創新,也有利於設備更新等。第三,從新型城鎮化和城鄉一體化進程看,投資還有更廣闊和重大的任務。包括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高標準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等。顯著擴大投資需求,既可以有效提高社會生產力水平和供給保障水平,也能夠同時解決企業需求不足、缺少訂單的困難,進而可以有效增加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爲擴大消費準備重要條件。因此,當前擴大內需必須發揮好投資的關鍵作用,這也是着眼社會再生產系統和整體考慮擴大消費的關鍵舉措。

從擴大投資角度分析,當前企業處在需求不足的環境中,缺少擴大生產和投資的意願。所以,政府投資特別是公共產品投資就要發揮更大的引領作用。公共產品生產和建設,強調突出產品及項目的公益性和普惠性,注重其給全體人民帶來的當前和長遠的使用價值。例如,保障城市羣高速便捷通行安全的交通網絡,確保全國交通、能源、網絡等安全的骨幹網設施,以及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普惠性、公益性、兜底性的民生保障設施等,這些大都具有公共產品屬性,都不把經濟效益和投資回報率放在首位(否則其公益性、普惠性就會削弱)。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共產品投資不受市場需求變化引導。當前推進公共產品和服務高質量建設,對推進新型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和實現共同富裕都具有重大意義。當市場需求不足、居民和企業都不敢花錢時,充分擴大政府公共產品投資,全面推動公共產品(服務)提質升級就正當其時。這既會有效增加企業訂單,帶動企業生產,帶動就業和居民收入,進而促進消費回暖,也會有力推動保障性住房、義務教育、公共醫療衛生等公共事業加快發展,不斷緩解中低收入家庭面臨的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問題,爲擴大消費提供基礎支撐和長遠保障。

綜合來看,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仍然具有強勁的結構優化潛能,仍然具備強大的生產和供給增長能力,仍然擁有由14億多人美好生活需要所推動的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巨大需求潛力,有效需求不足並未改變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通過力度足夠的政府公共產品投資,帶動企業投資和居民收入增長、消費回暖,將逐步使經濟進入內需拉動的回升向好軌道。人民羣衆的美好生活需求將持續較快釋放,高質量發展將持續較快推進,在營業收入普遍較快增長支持下,技術創新和綠色清潔發展將成爲大多數企業的普遍行爲。

當前實現擴大消費目標,要樹立系統思維,着眼社會再生產全過程,充分發揮好政府公共產品投資逆週期調節的關鍵作用,大力加強公共產品投資對消費增長的長遠和基礎性保障作用,有效有力啓動超大規模內需市場,在內需活躍帶動經濟增長持續回升向好的過程中,使就業形勢越來越好、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由此推動消費結構升級和更好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在這一過程中,還要加快推動中低收入羣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加力擴圍實施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遊業發展等,依靠社會再生產循環的全面暢通,使高質量發展步伐明顯加快,使擴大消費各項政策的綜合效果不斷提高。

(作者張立羣 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研究員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