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成績亮眼 市場回暖帶動消費類產品走強
隨着2024年四季報陸續披露完畢,公募不動產投資信託基金(REITs)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Wind數據顯示,全市場51只披露2024年四季報的公募REITs,在報告期內共取得營業收入35.59億元,淨利潤2.58億元。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底層資產類型的不同,部分項目在四季度的盈利有所承壓,不過從全年來看,在市產品的業績達成率仍較爲良好。
近年來,我國公募REITs市場快速發展,制度規則持續完善,發行規模穩步增長,資產類型不斷豐富。南開大學金融學教授田利輝認爲,REITs產品因其自身分紅機制穩定、風險水平適中、流動性更高以及可提供多樣化資產配置渠道而備受關注。政策支持態度明確,市場穩步擴容,投資者認知度不斷提高,這使得REITs市場的活躍度進一步提升,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好的交易機會。
消費類基礎設施REITs無疑是2024年四季度公募REITs中綜合表現最優異的資產類型。中金公司研報分析,從2024年四季報披露數據來看,消費類REITs大部分項目表現穩中有升,經營有望保持穩健表現。若以季度收入完成度測算(參照招募書口徑),除金茂REIT和百聯REIT外,其餘項目季度完成度均在100%以上,其中首創奧萊REIT以及物美REIT季度收入完成度較高,分別達132%和120%。
田利輝表示,消費類REITs表現突出的原因是其優質底層資產、優良的運營管理能力和逐漸回暖的消費市場。消費類REITs的底層資產通常位於地理位置優越、消費需求強盛的城市核心商圈,運營成熟穩定,具備較強的增長潛力。而且消費類REITs的原始權益人通常在商業地產領域深耕多年,具有較強的運營管理能力。這有助於提升底層資產的運營效率,從而增加REITs的收益。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分析,一般會從營業收入、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可供分配金額以及對應完成度,還有客流量、會員數、當季度開展的一系列營銷活動等方面,來觀測消費類REITs表現。此外,宏觀層面還可能關注資產所在區域的社零等指標。
消費類REITs底層資產在2024年四季度的表現與同期消費市場回暖密切關聯。田利輝認爲,四季報數據顯示,消費類基礎設施REITs底層資產的出租率維持在高位,整體均在95%以上,這反映出消費市場的需求和REITs底層資產的優質性。消費市場回暖帶來了客流增長,消費市場的增長爲REITs提供了更多的商業機會和租戶需求,從而推動了出租率和收益提升。
有公募基金經理表示,會更加關注消費市場的恢復勢頭能否持續,以及長期趨勢的演化。公募REITs的投資期限很長,在投資完成後需要長期經營資產,因此消費市場的演變趨勢是指導項目經營的重要基礎,也是做年度預算和中期規劃的依據之一。同時,消費行爲在不同年齡和區域的結構性變化也是關注的重點。比如年輕羣體偏向衝動消費、偏愛個性化產品等多元化的消費行爲等,需要密切關注這些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投資運營策略,爲店鋪的經營、選品的過程提供參考。
業內人士認爲,持續擴大內需已成爲當前政策重要引導方向,在此背景下,“以舊換新”“消費券”等方式或將支撐消費類REITs的經營表現,這也吸引了不少機構的關注。明明表示,綜合戰略配售和網下數據來看,目前券商自營、險資等機構均積極參與了消費類REITs投資。
結合2024年四季報披露信息,中金公司認爲在當前宏觀環境下,消費基礎設施競爭正發生邊際變化:相較於一線城市,二線三線核心零售物業或能保持良好的競爭力和增長趨勢;消費更趨於理性,消費者更注重消費體驗,如運動戶外、生活方式、新式餐飲等“強社交屬性”“強社羣屬性”相關業態的消費增長較快;目的性消費、體驗式消費正在逐漸成爲趨勢;運營商運營能力及品牌價值或進一步賦能消費基礎設施,吸引或覆蓋更爲廣泛的消費羣體,從而提升項目經營效益。(經濟日報記者 勾明揚)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