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礦企接連向AI算力軍火商轉型 誰會是下一個CoreWeave?
來源:市場資訊
文章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注意到,隨着加密挖礦利潤因能源成本下降而縮減,加密貨幣挖礦企業向AI和高性能計算(HPC)基礎設施服務轉型已成爲明確趨勢,礦商正利用現有的先進計算能力和能源基礎設施,探索進入快速增長的人工智能領域的新機會。
TheMinerMag最新報告顯示,比特幣挖礦成本在2025年第二季度預計將突破7萬美元,較第一季度的6.4萬美元上漲約9.4%。比特幣減半後挖礦收益遞減,礦企亟需多元化。
在 2024 年 4 月,比特幣第四次減半悄然重置了礦工的遊戲規則。每個區塊的獎勵從 6.25 BTC 降至 3.125 BTC。維持原有模式意味着支付能源費用和升級設備。挖礦的盈利能力從平均每天約 0.08 美元(1 太赫茲/秒)下滑至每天 0.055 美元(1 太赫茲/秒)。
減半後,利潤率更緊張。挖比特幣的成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高,許多礦商意識到舊模式——挖礦、出售、再重複——不再可行。一些礦商發現他們已具備轉型的基礎:爲高能耗機器建造的設施。他們開始將基礎設施重新用於人工智能計算。
轉型趨勢
Core Scientific 率先高調行動。2024 年 6 月,它與人工智能雲提供商 CoreWeave 簽訂了一份爲期 12 年、價值 35 億美元的 GPU 基礎設施託管協議。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人工智能託管交易之一。該合同爲 Core 提供了與比特幣價格幾乎無關的長期收入來源,也引發了礦業領域的悄然爭奪。
Riot 也採取了類似的舉措。2025 年 1 月,Riot 暫停了其位於科西卡納的 600 兆瓦比特幣礦場擴建計劃,並開始將該礦場重新出售給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公司。該公司從擴大算力轉向尋找人工智能租戶。
8月11日,MARA Holdings(MARA.US)將以1.68億美元現金收購法國電力公司(EDF)旗下科技子公司Exaion的64%股權。根據協議,MARA還可選擇追加投資1.27億美元,將持股比例提升至75%。法國電力公司將繼續保留少數股東身份。此次收購旨在擴展MARA在人工智能基礎設施領域的業務佈局。
最新例子是TeraWulf(WULF.US)與Fluidstack簽署了兩份爲期十年的協議,將爲大型雲服務商提供高性能計算集羣。根據協議,TeraWulf將利用其位於紐約西部的Lake Mariner數據中心園區,交付超過200兆瓦的關鍵IT負載。協議總承包收入達37億美元,若行使兩個五年續約選擇權,合同總金額將增至87億美元。
谷歌已同意出資18億美元支持項目建設,用於項目相關債務融資。作爲對價,谷歌將獲得認購約4100萬股TeraWulf普通股的認股權證,相當於8%的股權比例。
目前,大多數礦工仍在挖比特幣。但這不再是全部業務。它只是衆多收入來源之一,未來可能包括人工智能託管、GPU 租賃、能源經紀,甚至主權級計算基礎設施。
現在判斷礦工轉向人工智能是否成功還爲時過早,數據也太少。儘管高性能計算(HPC)業務尚未對所有礦商全面擴展,但人工智能計算的每兆瓦利潤率顯著高於挖礦。Iris Energy 的人工智能服務收入從微不足道增長到 2025 年 6 月的 220 萬美元。這個相對較新的業務部門的利潤收入比爲 98%,而採礦業務的利潤收入比爲 75%。
誰會是下一個CoreWeave
這些公司希望效仿同行 CoreWeave(CRWV.US) 的成功案例——CoreWeave 曾是一家小型礦業公司,現已轉型爲重要的人工智能計算提供商。在其 2025 年第二季度財報中,CoreWeave營收同比增長2倍至12.1億美元,估值達480億美元。
TeraWulf在獲得谷歌入股後,其股價單日漲近60%,市值達34億美元。投行Clear Street 在最新的研究報告中稱這些協議對 TeraWulf 而言是 “變革性協議”,“顯著提升了其作爲超大規模人工智能 / 高性能計算基礎設施領先提供商的地位”。
該公司寫道,項目執行和資金仍需 “密切關注”,但這些協議 “顯著提高了增長和盈利能力的可見性”。
摩根大通認爲,CleanSpark(CLSK.US)、Riot(RIOT.US)和IREN(IREN.US)未來均可能涉足HPC客戶服務,該行將CleanSpark列爲比特幣礦企首選,並將目標價上調至15美元。
該行分析師雖認可Riot向HPC服務領域拓展、實現加密貨幣挖礦以外收入多元化的潛力,但由於轉型時間表存在不確定性,仍持謹慎態度。
小摩在7月底將MARA(MARA.US)評級上調至“增持”,該行認爲其算力目標未被股價充分反映。MARA 二季度調整後EBITDA雖增10倍至8.08億,但長期依賴幣價波動。該公司希望通過Exaion的HPC數據中心與雲服務能力,切入年均增速25%的AI算力市場,減少加密貨幣波動影響。
礦企向AI/HPC基礎設施服務的戰略轉型熱潮的核心驅動力在於尋求盈利模式多元化——正如成功範本CoreWeave所驗證,其轉型後估值飆升至480億美元,單季營收突破12億美元。資本市場的反應同樣積極:TeraWulf獲谷歌入股後股價單日暴漲60%。隨着傳統礦商加速重塑爲AI算力服務商,未來能否將基礎設施優勢轉化爲可持續盈利能力,將成爲企業跨越週期的關鍵分水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