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實地探訪“@深圳—企事速辦”專區 好一座精密運轉的“數字引擎”
深圳新聞網2025年3月26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樊怡君 寧若鴻)“@深圳—企事速辦”專區上線後,備受企業關注。有企業提交訴求僅僅5分鐘後就收到反饋,處理效率非常高。“@深圳—企事速辦”如何實現高效響應?如何進行跨多個部門協同?3月25日,記者踏入位於福田區信息樞紐大廈的“@深圳—企事速辦”專區辦公場所一探究竟。
記者一進入“@深圳—企事速辦”專區辦公區域,好似鑽進了一座精密運轉的“數字引擎”內部。工作人員或目不轉睛地盯着電腦屏幕,快速翻動着工單界面;或在鍵盤上飛速敲擊,將各類數據準確錄入系統。場地中立柱顯示屏與頭頂上方的電子大屏,不斷更新着有關工單分撥、工單評價的信息,爲工作人員的高效協作提供精準指引。
記者湊到正在處理某企業訴求工單的電腦前,注意到系統界面有一個“智能事項推薦”,該工單經過此推薦功能被精準劃分到經濟管理/稅務管理/社會保險金申報繳費的細分項裡。“系統會根據訴求內容智能推薦匹配事項,我們人工校驗並快速轉派至對應部門。企業也可以點擊進入‘@深圳—民意速辦’小程序的‘@深圳—企事速辦’專區,選擇對應的主題提交訴求,系統會自動分撥到對應部門。”一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她隨即就將工單分撥到了具體實施部門深圳市稅務局。這樣的處理結果,不僅能在系統後臺看見,訴求提交人也能在自己的手機上同步知曉。
這樣全流程可視、全過程可追溯的功能,獲得了辦事企業的點贊。“‘@深圳—企事速辦’不僅辦事效率高,還有很完善的記錄留存。”深圳市金洲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秋華說。
3月23日晚10點多,孫秋華通過“@深圳—企事速辦”專區提交了一項訴求:公司建造的一棟大樓,預計今年5月封頂。希望在此之前,相關部門能向總包單位和建設單位宣講政策,讓公司提前瞭解要求、做好準備,加速後續驗收進度。訴求提交不到一天,龍崗區住房和建設局的工作人員就給予了回覆。工作人員稱,他們每月都會對該項目開展監督檢查,現階段也會將相關政策指引詳細地向企業進行宣貫。未來,區住房和建設局還會聯動其他職能部門,持續跟進大樓封頂及後續相關事宜。
孫秋華介紹,在使用“@深圳—企事速辦”專區之前,企業主要依靠微信與街道辦聯繫來解決問題。對比之後,他認爲“@深圳—企事速辦”專區作爲信息化平臺優勢顯著。該專區能詳細記錄企業訴求提出時間,以及後續相關人員的跟進處理情況,這是以往微信溝通無法做到的。
面對企業訴求處理後續涉及到多部門跟進時,“@深圳—企事速辦”專區如何進行跨部門協同呢?深圳市民生訴求服務中心受理調度部部長徐華雲告訴記者,主要是實行主協辦制。“對於政策空白的訴求,會實行首辦負責制,即指定首次接待或辦理的部門進行處置,同時還會根據實際情況增加相應的協辦單位,從而提高訴求的處置效率。如果企業對初次處理結果不滿意,專區會主動通過電話、短信等方式回訪。覈實情況後,將訴求發回承辦單位重新辦理,同時進行督辦,要求部門限時反饋辦理情況。”徐華雲說,爲了確保能準確、高效地迴應企業各類諮詢和訴求,該專區通過制定內部服務企業的規範、每月開展政策解讀和工單處置專項培訓,提升服務響應能力。
記者瞭解到,自3月23日“@深圳—企事速辦”專區上線以來,平臺共接收到企業訴求3000多件。“從目前收到的訴求來看,企業主要關注商事登記和惠企政策等方面。未來專區計劃引入更多智能化場景,對下單界面進行優化,提升其便捷度與友好度,同時提高事項訴求分撥的智能化水平,讓企業訴求能夠得到更快速的響應。”徐華雲說。
(深圳特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