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音速無人機「奎特馬」首飛目標突破5馬赫 測試自主起降穩定性
「奎特馬Mk 1」極音速無人載具,21日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完成首飛。(取自Hermeus「X」帳號)
「奎特馬Mk 1」順利升空試飛後,隨即完成自主降落程序,展現系統穩定性。(取自Hermeus「X」帳號)
「Hermeus」正在研發渦輪聯合循環發動機,做爲「奎特馬Mk 4」的動力系統。圖爲裝備測試畫面。(截自Hermeus公司影片)
配備F-100發動機的「奎特馬Mk 2」,已展開風洞測試,最快年底前亮相併展開首飛。(取自Hermeus網站)
美國新創公司「Hermeus」27日證實,極音速無人載具「奎特馬Mk 1」(Quarterhorse Mk 1)21日在加州愛德華空軍基地成功首飛;該載具只花1年多,便從初始設計進展至升空試飛,展現「迭代研發」(iterative development)技術潛力,有望加速推動相關科技進展。
軍聞網站「The War Zone」報導,「奎特馬Mk 1」首次試飛的目標是測試起降性能;其在飛行階段與自主降落階段表現穩定,凸顯「迭代研發」構想下采用的主要設計與起降裝備安全性,均符合預期;接下來將進一步驗證動力、燃油、液壓、航電、遙測等各項次系統,以及飛控與遠端遙控軟體的可靠性。
「Hermeus」公司表示,「奎特馬Mk 1」爲該系列第2款原型概念機,採用奇異(GE)公司研發的J85發動機,因此無法達到超音速飛行速度。不過,配備普惠(Pratt & Whitney)公司F-100發動機、尺寸比擬F-16戰機的「奎特馬Mk 2」,最快年底前亮相併展開首飛,將蒐集3馬赫級超音速飛行下的參數。該公司最終目標是讓「奎特馬」的時速突破5馬赫,進入極音速飛行領域。
報導說,「Hermeus」正與美國空軍研究實驗室(AFRL)持續合作,未來推出的「奎特馬Mk 4」上,將採用渦輪聯合循環發動機(TBCC)技術,起降階段由渦輪扇模式供給動力;在高空超音速飛行時,則運用「模式轉換」技術轉換至衝壓噴射模式,同時使用「預冷器」(precooler)降低發動機溫度,確保發動機的完整效能。未來可望提供相關技術儲備,加速軍、民用新銳航太科技發展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