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速物流時代 電商業迎新局
本土電商面對跨境電商猛攻下,到貨速度若能縮至12或6小時,消費者付費意願明顯提升。圖/本報資料照片
本土及跨國電商積極在臺布建物流體系
BOXFUL電商物流21日發佈《2025臺灣電商物流白皮書》,在AI與社羣快速發展、跨境電商積極搶市、及全通路營運成爲主流情況下,臺灣電商產業正進入全新競爭時代。BOXFUL臺灣區總經理陳冠宇表示,臺灣電商市場已進入極速物流時代,講求「到貨速度快但運費要低」,品牌與賣家能否優化全通路體驗成爲2025年致勝關鍵。
根據BOXFUL最新調查,臺灣本土電商今年面對酷澎、淘寶、拚多多等境外電商強力競爭,加上統一企業入股PChome、入主Yahoo購物,牽動整體電商產業進入激烈競爭時代,蝦皮在C2C市佔仍具備競爭優勢,momo則穩坐B2C市佔第一,PChome力拚虧轉盈,酷澎成功搶市,在臺市佔迅速增長,淘寶也因免運策略奏效,排名微幅上升並超越團購通路。
BOXFUL主打電商物流系統,擁有B2C、蝦皮及各統倉出貨經驗,根據其觀察,蝦皮積極拓展店到店對於臺灣整體電商生態系產生不小影響,而在電商競爭白熱化之際,到貨速度不再只是加分選項,而是「標配」,愈來愈多消費者希望「24小時內」到貨,免運費仍是主流期待,然到貨時間若能縮短至12或6小時的「極速」服務,付費的意願則明顯提升。
另,在酷澎、淘寶、拚多多等跨境電商殺進臺灣電商市場,提供多元平臺選擇性之下,銷售商品的價格、運費高低、平臺有無折扣優惠,以及電商平臺的操作介面是否人性化、資安個資保護與退換貨便利性,成爲消費者挑選下單平臺的重要參考依據。
反觀消費者不願繼續使用特定電商通路的原因,前三名分別爲運費或免運門檻太高、包裹與期待不符、及價格高於其他通路,其次是到貨速度太慢。
除了Google及主流社羣媒體Facebook及Instagram,Threads和AI推薦興起,爲品牌提供更多元的曝光機會。
BOXFUL建議,電商平臺面對愈來愈多元的各方競爭勢力,應善用社羣與AI擴大多元導流、深化全通路經營、優化快物流服務,並應積極擁抱Threads、AI 推薦等新興工具,同時應將官網視爲全通路的核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