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養老有望?上海機器人學校「做飯、打掃」開課了

人類導師正在調整機器人的動作。(視頻截圖)

最近,一所「特殊」學校在上海開學了。這所學校所有的學生都是機器人,透過真人訓練讓這些機器人獲取數據,從而學習做飯、打掃等家事。據經濟學人智庫預測,到2035年,60歲以上人口將佔總人口的近三分之一,中國正在考慮使用機器人作爲協助數千萬老年人的潛在解決方案。

這個學校就是上海張江的國地共建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也是中國首座異構人形機器人訓練場。

法廣網引述TBF電臺記者尤德琳·博伊蘇爾特報導,「它不像你想像中那樣是一所學校,有教室和老師。這是一棟佔地4600平方米的大型建築」、「它被分成工廠區、電腦區和臥室區等區域,大約有一百個類人機器人每天都會學習執行一些任務」。

例如,在臥室學習疊褲子或整理桌子;在工廠區做焊接工作;在廚房學習做飯、洗碗;在客廳則學習打掃、整理房間。

機器人不會自己學習,因此每臺機器都配有一位老師。老師是藉着虛擬實境耳機和控制器遠程向機器人做出一個姿勢,好讓機器人執行。例如抓取一個物體,機器人就能重複這個動作。「所有這些動作必須重複200次,機器人才能真正掌握這項技能」。

報導指出,多年來,美國和日本一直是機器人領域先驅。如今,北京正加倍努力,鞏固自身地位。

博伊蘇爾特補充了這一觀點,「中國一方面希望實現工業現代化,另一方面希望減少對外國技術依賴。因此,中國政府已投入數千億歐元,以推動中國成爲該市場的領導者」。

目前,人形機器人技術尚處於開發階段。專家估計,還需要等待5到10年才能看到第一批人形機器人在工廠中取代部分人類。而應對人口老齡化,中國正在考慮使用機器人作爲協助數千萬老年人的潛在解決方案。

2024年,中國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已達3.5億歐元,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21億歐元,到2030年甚至將達到113.5億歐元。

上海開張了機器人學校,教導機器人做家務。(視頻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