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非得做成人形嗎?

當前,人形機器人賽道熱火朝天,各家產品竟相“炫技”。但在現實應用中,輪式、四足、機械臂等多種形態的機器人早已廣泛落地,它們效率更高,成本更低。不少人提出疑問,機器人就非得做成人形嗎?

在上海開普勒機器人有限公司CEO胡德波看來,創造人形機器人可以說是人類的“執念”,100年前,人類就開始不停嘗試做各種各樣的人形機器人,這“植根於人的本性”。

胡德波日前對觀察者網·未來方法論指出,從中短期來看,很多落地場景未必需要人形機器人,“甚至它還有一些劣勢,畢竟現階段兩條腿(運行)的難度還是比四個輪子要高一些,穩定性也差一點。”

胡德波表示,開普勒自己也做了一個四輪版本的機器人,在早期工業部署中會使用這個版本,因爲它的可靠性更高,移動效率也更高。

不過,胡德波認爲,從長遠看,當機器人穩定性的問題得到解決,能力也接近人類時,全人形構型的機器人將會成爲主流。

“它具備擬人的形態,能完美適配工作空間、生活空間。並且它跟人類的交互感也是最好的。”胡德波說。

他補充說,未來,機器人的形態可能會非常擬人,可以直接和人用語言交流,以一種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合到人類的生活中。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