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館裡過元宵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開展“緬懷革命先烈、共赴盛世團圓”紅色研學活動
2月12日,正值元宵佳節,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組織開展了以“緬懷革命先烈、共赴盛世團圓”爲主題的紅色研學活動,通過沉浸式體驗與互動,將紅色教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傳承革命精神,厚植家國情懷。現場氣氛莊重熱烈,吸引百餘名中小學生、志願者及羣衆參與。
活動伊始,講解員給同學們深情講述《毛澤東的烽火元宵》,通過革命領袖的三個元宵節故事,分享了以毛澤東爲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與人民同行、與時代共進,一步步換來神州大地萬家燈火、幸福團圓的革命精神,引起大家強烈共鳴。爲增強互動性,紀念館特別設計了“紅色燈謎會”和“革命主題書法坊”環節。燈謎內容緊扣黨史知識,如“咬定青山不放鬆(謎底:根據地)、百姓當家(謎底:民主)、持久和平(謎底:延安)等,寓教於樂中加深了參與者對紅色歷史的記憶。書法坊內,同學們在指導老師示範帶領下,筆走龍蛇,革命主題及元宵詩詞躍然紙上,一筆一劃間寄託了對先烈的深刻緬懷、對祖國深沉的愛和對團圓的美好祝福。
最後,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同學們走進紀念館展廳,聆聽冀魯豫邊區軍民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的英勇事蹟。展館內陳列的近萬件革命文物和文史資料生動再現了老一輩革命家在此指揮抗戰、與羣衆同甘共苦的歷史細節。同學們或駐足於展板前,或靜思於文物前,認真體會革命先烈的奮鬥歷程,用心感悟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
“今天的盛世團圓,是無數先烈用生命換來的。”活動負責人表示,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作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始終致力於創新紅色文化傳播形式。此次元宵活動不僅讓青少年在傳統節日中感受家國情懷,更通過實地研學激勵他們銘記歷史、砥礪前行。參與活動的學生家長感慨:“孩子們親手觸摸歷史,比課本上的文字更震撼。這種教育方式讓他們懂得珍惜當下,也種下了報效祖國的種子。”
冀魯豫邊區革命紀念館年均接待遊客超80萬人次,近年來通過主題展陳、數字技術和豐富多彩的活動等多種方式,持續提升教育功能。今後,紀念館計劃推出更多融合節慶文化與紅色基因的特色活動,爲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注入活力。
(大衆新聞 郭麗 李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