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章丘區建起“工會+人社”協同機制 助力“產改”添活力
來源:中工網
“以前覺得技術工人就是‘賣力氣’,現在才明白,技能也能‘闖出一片天’!”在山東華凌電纜有限公司工作的電線電纜製造工王宗巧感慨道。去年,她在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總工會組織的職工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電線電纜製造工第一名。王宗巧的蛻變,正是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聯動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生動縮影。
360餘場次 “訂單式”培訓,5000餘名產業工人實現技能水平提升;500餘場勞動競賽,吸引10000餘人參與……近年來,章丘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合作建立“工會+人社”協同機制,雙方協同共進,紮實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極大激發了全區產業工人創新活力。
——創新方式,精準培訓。章丘區總工會與區人社局共同制定 《章丘區產業工人精技賦能專項培訓計劃》,一方面,整合區內優質培訓資源,與職業院校、專業培訓機構建立合作關係,針對章丘區的主導產業需求,設置豐富多樣課程內容,滿足不同行業產業工人的需求;另一方面,創新培訓方式,引入 “互聯網+培訓”模式,線上課程隨時學,線下實訓精準練。此外,開創了跨街鎮、跨企業 “爲師擇徒、爲徒尋師”的 “師徒結對”創新做法——選拔一批經驗豐富、技術精湛的老師傅與年輕產業工人結對,通過言傳身教,將寶貴的技術經驗和職業精神傳承下去。
——以賽促學、以賽促練。2024年以來,章丘區總工會精心組織各類技能競賽,聯合區人社局等單位舉辦 “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賽暨全區職工職業技能競賽,搭建起產業工人展示風采的舞臺。競賽內容從傳統的機械加工、電氣焊等工種,到新興的直播帶貨、巡檢無人機駕駛員等領域。與此同時,該區制定了完善的競賽機制,從報名、比賽到評審,每個環節都嚴格規範、公平公正。近兩年,章丘區組織和舉辦各級各類技能競賽500餘場,吸引10000餘名產業工人踊躍參與,涌現出95名技術能手、280餘名企業工匠人才、26名章丘工匠。
——多措並舉,保障權益。章丘區總工會始終把維護產業工人權益放在重要位置,不僅通過舉辦法律講座、發放宣傳資料等形式宣傳勞動法律法規,提高產業工人的法律意識和維權能力,還不斷建立起區、鎮 (街道)、企業三級調解網絡,及時化解勞動糾紛。爲提升工會法律援助處理質量與效率,定期舉辦法律援助案件月度分析會,針對處理勞動爭議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爭議性大,法律適用範圍廣的典型案例進行了分析,通過 “個案分析—規律總結—制度優化”的閉環,提升法律援助效能,推動構建和諧勞動關係。近年來,章丘區還積極開展工資集體協商,自2023年以來,共調解勞動爭議625起,涉及產業工人625人,全區已建工會企業工資集體協商建制率達到92%。
“工會+人社”的協同工作機制,充分發揮了雙方的優勢,形成了強大的工作合力。作爲 “孃家人”,章丘區總工會積極傾聽產業工人的心聲,爲其積極爭取更多權益和福利;區人社局則憑藉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和社會保障職能,爲產業工人提供技能培訓、就業指導、社會保障等全方位服務。在這一機制的推動下,章丘區的產業工人隊伍不斷壯大,素質不斷提高,爲區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章丘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劉波表示,2025年,章丘工會將以開展 “服務再提升年”活動爲抓手,組織開展勞模工匠濟南行章丘站暨高技能人才合作交流大會、人工智能學會系列賽事、章丘工匠星鏈計劃等六項重點工作,持續強化職工思想政治引領,充分發揮產業工人主力軍作用,用心用情做好維權服務,匯聚起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再上新臺階的強大合力。
(山東工人報通訊員 豆希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