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新市政大樓Q2公開招商 啓動廉政平臺把關
基隆市新市政大樓將在中正路舊公車處修理廠,採公私協力模式開發;預計今年第2季將正式公告招商。(張志康攝)
基隆市政府將採公辦都更方式興建新市府大樓,預計將於今年4月舉辦招商說明會,並於今年第二季公告招商。爲確保一系列的都更過程中能夠公平、公正、公開,市府26日啓動廉政平臺,邀集檢、調、審等單位審視都更過程。
基隆市政府目前的市政大樓分成前後棟,前棟是日治時代興建的市政大樓,2003年就公告爲歷史建築。自2004年起,基隆市政府就有了興建新市政大樓的計劃,但一直到2019年,才擇定中正路舊公車修理廠市有地興建新市政大樓。
2023年,基隆市長謝國樑爲減輕市府財政負擔,決定改採公私協力模式開發新市政大樓。2024年市府找到知名的仲量聯行協助基市府進行相關規畫,新市政大樓預定基地面積有1327坪,目前規畫將在基地上興建2棟大樓。並自今年2月25日辦理招商文件草案公開閱覽。市府表示,將在今年4月辦理招商說明會,並於第2季正式公告招商徵選實施者。
基隆市政府秘書長方定安表示,新市政大樓透過公辦都更方式與民間共同合作開發,市府僅提供土地,不須負擔興建經費,可分回市政大樓與公益設施。透過這種方式,可以有效帶動民間投資,撙節財政預算,使市府財政資源更有效運用。
都發處長謝孝昆指出,目前預估新市政大樓民間投資金額約需新臺幣51億元,市府除將於4月展開招商說明會外,也請顧問公司積極訪商,目前已獲部分投資人對基隆新市政大樓案,表達興趣及意願,後將進行評估。
另一方面,爲加強招商過程的內控,基隆市政府政風處和都發處合作研擬政風預防機制,成立廉政平臺。市府邀請基隆地檢署、基隆市調站、基隆市審計室、臺灣透明組織等單位與會。市府政風處表示,希望藉由公私協力、跨域合作機制,機先妥處潛藏施政風險,以利重大建設的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