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新市政大樓被疑「京華城翻版」 市府:成立廉政平臺監督
基隆市府擬以公辦都更模式,在中正路舊公車修理場興建新市政大樓,卻引發質疑。記者遊明煌/攝影
基隆市政府在中正路舊公車修理場規畫建新市政大樓,將採公辦都更,市府提供土地規畫兩棟大樓,經費由投資人負擔,市府分回一棟做新市政大樓,預計吸引投資51億元。綠民代質疑「京華城翻版」,藍營則認爲落實「廉政平臺」可防弊。市府強調一切都依法辦理,已成立廉政平臺監督。
基地面積1327坪,可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1.8萬坪,土地權屬100%爲基隆市政府所有,預計興建2棟大樓,市府規畫透過公私協力模式公辦都市更新,市府提供土地,興建經費由投資人負擔,市府可分回1棟辦公大樓。
民進黨議員鄭文婷說,實施者分回1棟約1萬1000坪,規畫有利於投資方,而不是市民,令人擔憂。市府不用可主導的BOT方式,要用「都更合建」操作,事實上如同白白送大樓給建商,喪失土地所有權,擔心圖利建商恐如「京華城」翻版。
國民黨議員韓世昱表示,重大建設成立廉政平臺監督,可防止弊端及圖利廠商疑慮,對市府及市民也是保障,採公辦都更的公私協力完成市政大樓改建重大建設很好,外縣市也有這樣引進投資模式。
基隆市政府都市發展處長謝孝昆說,新市政大樓公辦都更案一切依法辦理,已成立廉政平臺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