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水岸改造 議長喊拆東岸高架
基隆市府拋出「水岸城市願景」,盼重新串聯港口與市區。基隆市議會議長童子瑋16日表示,要重塑水岸空間,將沿岸規畫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就必須拆除崁仔頂三連棟及東岸高架,至於有民衆擔心交通問題,他則提出大衆運輸、貨運專用分流、調撥車道3大配套。(本報資料照片)
基隆市政府拋出「水岸城市願景」,盼重新串聯港口與市區,市議會議長童子瑋16日表示,要重塑水岸空間,將沿岸規畫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就必須拆除崁仔頂「三連棟」及東岸高架,至於有民衆擔心交通問題,他則提出大衆運輸、貨運專用分流、調撥車道3大配套,盼儘快實現新港都風貌。
位於基隆市區明德、親民、至善的三連棟大樓,在4月強震後結構受損嚴重,童子瑋昨表示,拆遷三連棟不僅能解決安全疑慮,也能讓旭川河重見天日,整治成親水的公共休憩廊帶,提供市民難得的綠色水岸景觀。
童子瑋說,基隆市區通往國道1號的主要幹道東岸高架橋自1979年完工後,確實解決了部分交通問題,但橋體巨大且橫跨市中心,導致民衆從車站或碼頭的方向看出去,映入眼簾的並不是開闊的海港,而是生硬的水泥高架。
童子瑋表示,若能順利拆除東岸高架橋,就有機會將旭川河岸與愛一路,沿線規畫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橋下空間還可以重新設計交通系統,打造更適合行人、更具休憩功能的市中心。
至於有市民擔心,車輛回到普通道路後,是否會造成交通黑暗期,童子瑋認爲,若更完備捷運系統、整合市區公車路線,同時鼓勵民衆搭乘國道客運及臺鐵,就能大幅減少私人運具進入市區的車流;其次要強化分流國道1號等路段的貨運車流,避免大型車輛匯入市區,善用既有道路系統的容量優勢調撥車道,才能真正分流。
童子瑋強調,市府必須學習應對挑戰,再提出專業交通配套,才能讓新港都風貌,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