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議長童子瑋提拆基隆東岸高架橋 交通黑暗期三方案可解
基隆議長童子瑋提拆基隆東岸高架橋,交通黑暗期三方案可解。記者遊明煌/攝影
基隆市議長童子瑋被視爲民進黨下屆市長熱門參選人,日前提出拆除東岸高架與親民等三連棟大樓引發熱議,很多市民憂心交通黑暗期纔是關鍵。童今天再進一步說明,拆除三連棟是第一步,拆東岸高架是關鍵的第二步,交通黑暗期有三方案可解。
童子瑋說,東岸高架長期以來確實解決了部分交通問題,但也因此變成改變基隆的一個關卡。因橋體巨大且橫跨市中心,把港區與市區的景觀切開,這對基隆作爲「港口城市門戶」的整體美感與格局非常可惜。
童指出,因橋體長期承受大量重型貨櫃車的行駛壓力,政府每年都要投入高昂預算進行維護和修繕,長期而言並不符合效益,也存在安全的隱憂。更別提因高架橋的存在,市區的交通動線就難以優化,想要打造更適合行人、更具休憩功能的市中心是天方夜譚。
童子瑋表示,如果能順利拆除東岸高架,就有機會將旭川河岸與愛一路,沿線規畫成林蔭大道和親水綠帶,拆除後釋放的橋下空間可以重新設計交通系統,如果能夠結合三連棟的拆遷、旭川河的重現,以及高架橋的移除,一定可以看見一個「觀光、親水、文化」的新港都風貌。
很多市民擔心「交通黑暗期」衝擊的問題,童子瑋提出以大衆運輸取代高架橋、強化貨運專用分流及善用既有道路系統調撥車道三方案紓解交通黑暗期。
童子瑋說,第一將捷運系統的完備視爲拆除東岸高架橋的先決條件。如果捷運二階走臺鐵路廊進入市區,就能大幅減少私人運具進入市區。
第二爲港區貨櫃車規劃專用的聯外替代道路,也需要市政府跟中央部會和港務公司進行最高層級的協調,避免國道和港務貨運出問題。東岸碼頭貨櫃車可透過國1、臺62、臺62甲線分流,而西岸碼頭的貨櫃車流可利用國3、港西聯絡道進出,避免所有大型車輛匯入市區。
第三用「既有道路系統」調撥車道疏導。西岸高架橋及中山一、二路的通車,已大量分流原本行經孝二路的國道客運及小客車,尖峰時段孝二路連接國道路段可採用「調撥車道」彈性運用車道方向,中正、信義區的車流,可由臺62線快速道路進出基隆。
童子瑋表示,基隆的城市發展走到現在,必須大膽設想、勇敢推動,促使市府做出更多改變。
基隆市政府目前未對童子瑋說法做出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