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藍「以罷制罷」 張之豪罷免案18日下午送中選會
基隆市公民團體18日下午由領銜人遊正義赴中選會,遞交針對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的罷免連署提案書。(基隆市公共事務學會提供/張志康基隆傳真)
公民團體「基隆絕沛」18日將立法委員林沛祥罷免連署送進中選會,爲反制「絕沛」案,由基隆市公共事務學會發起,針對民進黨籍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的罷免案,也在18日下午送進中選會。基隆市「以罷制罷」的態勢正式成形。
公民團體「基隆絕沛」18日上午向中選會遞交3355份罷免林沛祥的連署提案書,讓遭罷免的藍營立委數量增至34席。基隆市公共事務學會表示,爲了反制「絕沛」案,18日下午也將717份罷免民進黨籍基隆市議員張之豪的連署提案書送交中選會。
公共事務學會韓姓會長表示,從去年開始,民進黨籍的基隆市議員便一直聲援罷免基隆市長謝國樑,今年再聲援林沛祥的罷免案,已經讓許多基隆市民感到憤怒,他認爲不能眼看市長與立委一直遭人罷免、被動挨打,纔想到用「以罷制罷」的方式反制。
張之豪罷免案的領銜人,同時也是基隆市公共事務學會總幹事的遊正義認爲,他是安樂區的市民,卻只有選舉時纔會看到張之豪,選後卻找不到人,每天只會搞政黨對立,抹黑、造謠,增加仇恨值。
遊正義表示,罷免張之豪有4個主要原因,包括認爲張擔任議員期間毫無作爲,躲在網路的鍵盤世界「只有網路、沒有服務」。其次,他認爲張之豪擔任議員期間只會蹭聲量、拉高聲勢,罷免基隆市長與立法委員,爲其自身選舉造勢。
再者,遊正義說,張之豪擔任議員期間歧視、不尊重女性,也涉及「me too」事件。第四點,他認爲張之豪擔任議員營造政黨對立、抹黑、造謠,已經造成民怨,在這四點的加乘之下,才決定提出張的罷免案。
根據現行《選罷法》規定,第一階段爲提議連署,須達原選舉區選舉人總數百分之一以上。依中選會2022年縣市議員,基隆市安樂區的選舉人數爲66943人,第一階段的門檻應爲67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