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職業院校跨校協同,培養數智技能人才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杜亞麗 尹長俊)近日,由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聯合企業及多所中高職院校,圍繞數智技能人才培養進行了經驗交流和分享。會上,院校代表分享了育人模式創新及落地成效,企業代表分享了定製班畢業生成長爲技術骨幹的案例。後續,各方計劃拓展合作院校,開發新資源,深化產學研,推動創新模式惠及更多院校。

一直以來,吉林省職業院校在數智人才培養上存在協同育人機制低效的問題,校際、校企之間缺乏有效溝通協作,教學資源分散,嚴重製約數智人才培養質量。

爲打破這一困局,吉林省以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爲牽頭單位,推進了“1+N+X”育人共同體建設,探索出“跨校協同 教研賦能 思政潤化”的數智技能人才培養模式,爲職業教育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爲精準對接產業需求,吉林省成立職教教師教育等研究基地,深入開展職業教育數智技能人才培養專題研究。以基地爲依託,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吉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長春市第二中等專業學校聯合組建教研團隊,開展“跨校協同、教研賦能、思政潤化:職業院校數智技能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與實踐”研究,並獲立吉林省中華職教社2025年度重點課題1項,獲立教育部產學合作協同育人項目7項。

在改革進程中,相關院校共同推進課程思政系列探索教材開發,目前已示範性出版《教育學原理新編》《會計學原理新編》等14部兼具理論深度與思政特色的校本教材。此外,校企雙方共同投資50萬元打造育人平臺,推進課程思政資源庫建設,該資源庫於2024年正式投入使用,截至目前,已收錄143門課程、1686個資源案例。

“目前,數智技能人才培養新模式已在省內5所職業院校12個專業推廣應用,學生的職業素養與道德品質顯著提升,充分彰顯了思政教育與專業教育協同育人的顯著成效,爲培育適應時代需求的德技兼修人才築牢根基。”吉林工程技術師範學院高等教育研究院院長甄國紅說。

作者:杜亞麗 尹長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