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公司期待明日經濟主題記者會,哪些方向最有想象空間?

財聯社3月5日訊(記者 閆軍)“出臺實施政策要能早則早、寧早勿晚,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準了就一次性給足,提高政策實效。”3月5日,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傳遞出政策的託底決心。

赤字率提升至4%,整體財政政策積極擴張,貨幣政策強調適時降準降息,在基金公司看來,此次會議主基調、重點任務基本延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頂層設計上,兩會政策佈局,針對市場關切問題,事事有迴應。兜底下行風險,做好對衝海外擾動的準備,擴大內需做增量,科技政策支持與產業趨勢共振。

貨幣政策進一步寬鬆的空間還有幾何?推動市場活躍度的相關政策是否有進一步優化與完善?基金公司表示,將重點關注明日(3月6日)的經濟主題記者會。

根據人大會議新聞中心安排,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將於3月6日下午3時,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佈廳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鄭柵潔、財政部部長藍佛安、商務部部長王文濤、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吳清就發展改革、財政預算、商務、金融證券等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詳解“更加給力”財政政策4項數據

在南方基金看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4%赤字率+4.4萬億專項債+1.3萬億超長期特別國債+5000億特別國債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資本”,今年總體新增政府債務規模11.86萬億,較去年同期增加2.9萬億,財政支出強度明顯增加。

4項數據如何解讀?

整體而言,今年財政政策將“持續用力、更加給力”,爲中國經濟的韌性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國泰基金指出,穩資產也是政府工作報告傳達出來的信號。穩股市穩樓市,強調“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開年以來,穩股市穩樓市已有系列動作落地,如1月22日中央金融辦等發佈《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2月7日證監會發布《關於資本市場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實施意見》,土儲專項債重啓等。

貨幣政策適度寬鬆,業內期待創新政策工具

貨幣政策的定調也是政府工作報告的重點關注指標。國泰基金對比觀察到,貨幣政策“適度寬鬆”定調下,寬鬆還是大方向。政府工作報告提到“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社融和M2目標增速的表述與去年一致。結合2024年第四季度貨政報告表述,預計貨幣政策寬鬆方向不變,但需把握節奏。

南方基金也指出,強調適時降準降息,保持流動性充裕,未來進一步寬鬆的空間值得期待。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還強調優化和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更大力度促進樓市股市健康發展,2024年通過創設互換便利、回購增持再貸款等工具,推動市場活躍度顯著上升,今年或有望看到相關政策工具的進一步優化和完善。

激發市場活力,提振民營經濟等微觀主體信心

在兩會召開之前,市場對民營經濟的關注度較高。在此次政府工作報告中,易方達認爲,頂層政策具體部署了激發各類經營主體活力的舉措,包括高質量完成國有企業改革深化提升行動、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等,將進一步增強企業家的信心,爲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保障,營造出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結合近期釋放的一系列爲民營企業發展保駕護航的政策信號,有助於進一步提振微觀主體預期和信心,爲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支撐和豐富的動力來源。”廣發基金表示。

中長期資金入市將助力改善市場資金供給與結構

關於資本市場方面,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深化資本市場投融資綜合改革,大力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加強戰略性力量儲備和穩市機制建設等要求。

在易方達基金看來,這些舉措將有效優化市場結構,增強市場信心。通過“改革優化股票發行上市和併購重組制度,加快多層次債券市場發展”,不僅有望逐步恢復市場融資功能,爲上市公司注入新的發展動能,促進盈利能力修復,還將進一步活躍資本市場,爲投資者創造更多的投資機會。

廣發基金則進一步指出,高層的表述指向未來資本市場改革會更加重視投融資綜合平衡,中長期資金入市是發力重點;此前六部門已印發《關於推動中長期資金入市工作的實施方案》,引導險資、社會保障基金等入市。預計各類資本市場改革政策將助力改善市場資金供給與結構,有望鞏固當前資本市場回升向好的良好局面。

投資策略如何決斷?

政策如何影響短中長期的投資,並會帶來哪些投資機會,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國泰基金,在需求預期穩定的情況下,基本面結構性改善正在形成共識,國內AI和機器人具備成爲牛市核心產業趨勢的潛力。權益市場方面,兩會落地可能會帶來政策博弈的資金退潮,導致3月行情震盪,但維持中期看好A股投資機會的判斷。

結構上,短期在科技方向估值偏高的情況下,看好產業基本面較好的新能源、汽車等核心資產,其次,特朗普上臺後政策節奏快於市場預期,全球資產波動明顯加大,看好黃金作爲風險對衝的主要選擇,第三中期繼續看好今年科技成長的主題行情,包括國內AI算力和應用、機器人。兩會前的主線行業在會後往往仍有絕對收益,TMT板塊行情仍有望延續。

債券市場方面,國泰基金指出,伴隨兩會召開以及美國新關稅加徵,債市有一定交易性機會,推薦收益率曲線中間品種。債市行情能否持續最終需要資金面的變化,因此會繼續關注3月6日下午經濟主題新聞發佈會。

自去年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穩住樓市股市”,股市風險偏好及市場信心有所改善,市場活躍度也有所增加,“固收+”產品表現亮眼。國金基金大類資產配置部副總經理(主持工作)王珂認爲,在低利率環境與市場波動的環境下,“固收+”策略通過多元化的資產配置策略,根據市場變化靈活調整資產比例,具有較強的適應性與收益潛力。

對於債券配置,他會關注中短久期信用債,控制長債比例及組合久期;對於股票配置,他表示中性樂觀,會積極把握科技成長板塊的交易性機會及大盤價值板塊調整後的逢低配置窗口;對於轉債配置,他也整體偏樂觀,認爲轉債估值回到歷史合理水平,估值修復的階段已經接近完成,逢高可適當兌現部分漲幅較大品種,增加輪動策略的配置比例。

談及債市中長期走勢,王珂認爲,根本上取決於基本面,但短期內資金面是制約債市收益率能否順暢下行的核心因素。“節後資金迴流至銀行體系,央行此前已經明確表示將全力配合政府債發行。”王珂分析,“但央行穩匯率意圖明顯,因此總體上看資金面仍有一定不確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