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分倉佣金持續下降,超過六成券商收入“腰斬”

隨着公募基金2024年報披露收官,券商分倉佣金“成績”出爐。據Wind數據統計,2024年券商分倉佣金107.89億元,同比下降35%,這已是連續第三年下降。

從各家券商表現來看,上述107.89億元的佣金“蛋糕”共由97家券商分食,近九成券商收入同比下降,超過六成券商收入“腰斬”,僅有少數幾家逆勢上漲。

與此同時,隨着公募降費改革的推進,代銷份額競爭下行業馬太效應顯著,券商面臨重塑。2024年,分倉佣金總規模的九成均集中在前30強券商中,前10強券商的分倉佣金佔整體市場規模45.87%。

分倉佣金連續三年下降

在公募基金降費改革下,券商分倉佣金自2022年以來,已連續三年下降。Wind數據顯示,2022年至2024年,券商分倉佣金收入分別爲187.05億元、166.66億元、107.89億元,分別同比下降15%、11%、35%。

從各家券商數據來看,2024年,近九成券商收入同比下降,超過六成券商收入“腰斬”。“券商一哥”中信證券分倉佣金收入滑落至10億規模以下,僅有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和中信建投證券4家券商收入在5億元以上,國聯民生、華泰證券、國泰君安等8家券商收入超過3億元。

激烈的市場份額競爭中,馬太效應愈發顯著。分倉佣金總規模的九成均集中在前30強券商中,前20強券商的分倉佣金約70.09億元,佔整體市場規模64.96%;前10強券商的分倉佣金近50億元,佔整體市場規模45.87%。

而頭部券商的座次也在持續洗牌。據Wind數據統計,近三年,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長江證券、中信建投證券穩居前四,2024年長江證券躍升至第三,中信建投證券滑落至第四。

2024年分倉佣金前10強券商中,還有招商證券去年排名滑落3名,華泰證券、興業證券分別滑落1名,海通證券則從去年10強行列跌出。而國聯證券與民生證券合併後,國聯民生得以躍升至行業第五名。

此外,還有少數券商實現收入逆勢增長。比如,國融證券、華福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等多家券商2024年的分倉佣金收入增幅均在50%及以上。

券商代銷模式迎變

隨着公募基金降費改革的深入,券商傳統的基金代銷模式正在發生改變,行業生態面臨重塑。

2024年4月,證監會發布《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證券交易費用管理規定》,強調下調公募基金交易佣金,同時明確禁止將交易佣金用於支付代銷、做市、第三方支付等其他費用。

據興證非銀此前研報分析,隨着分倉佣金體量整體減少,未來基金公司將集中佣金資源以換取券商的綜合服務,渠道及投研資源向頭部公募傾斜,將帶來中小公司逐漸出清,推動行業加速走向集中。

中金公司研報亦稱,從短期來看,將研究業務定位於核心業務或盈利中心、公募分倉佣金排名靠前的中型特色券商或在降本增效的同時,加大投研份額的爭奪力度,驅動行業洗牌更加劇烈。

今年兩會期間,證監會主席吳清提到,將積極推動公募基金費率改革、分階段改革。2025年,將進一步降低基金銷售費用,預計每年合計爲投資者節約大概450億元的費用。

“公募費改正在改變券商傳統的代銷模式,代銷渠道競爭將進一步加劇,券商需要通過提升投研能力、優化客戶服務體系等方式,向買方投顧積極轉型。”一位頭部公募基金人士說。

從各家券商近期披露的2024年年報及業績說明會中,也能窺見目前券商正加快向買方投顧轉型。

“在費率和利率持續下降、公募降傭降費等政策導向下,堅定不移地加快向買方投顧轉型,與投資者利益高度一致。”廣發證券在2024年業績發佈會上表示。

中泰證券在2024年報中披露,報告期內,公募降費改革新規實施,對券商分倉佣金收入與機構業務收入結構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期來看將推動券商研究業務轉型,促進業務迴歸本源。

“2025年,公司研究業務將適應公募新規形勢,強化產業研究、智庫研究、內部賦能,打造多元發展新模式。託管外包業務將加強內部協同,利用“託管+券結”等模式,開闢託銷合作新路徑。”中泰證券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