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節限定! 黑冠麻鷺再築巢 山上水道博物館保育有成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再度觀察到黑冠麻鷺築巢育雛。圖/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提供

時序進入夏天,鳥類也開始繁衍,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再度觀察到黑冠麻鷺築巢育雛,吸引不少遊客駐足,雖鳥巢下方的桌椅時常有「天外飛來的黃金」鳥糞便,但爲尊重生命,館方已將桌椅移開,並加強清潔,而黑冠麻鷺再度築巢,可望成爲園區季節限定景觀。

黑冠麻鷺爲臺灣特有亞種,對棲地環境具有高度選擇性,自2021年起即多次在山上水道博物館築巢育雛,館方曾與保育團體合作,去年開始首度設置遠距攝影設備,進行育雛過程的網路直播,兼顧紀錄與教育功能,獲得民衆熱烈迴響。

館方表示,近期又在園區內B館快濾桶室前方的羅漢松林,發現黑冠麻鷺築巢育雛,該巢位鄰近參觀動線,成鳥哺育、警戒等行爲清晰可見,爲避免干擾幼鳥成長,又能近距離觀察生態,已先將鳥巢附近的桌椅移開,並加強清潔強度,減少對遊客及生態的影響。

館方提到,館區內鳥類活動顯著增加,除黑冠麻鷺之外,也可聽見白頭翁、五色鳥、綠繡眼等鳥種鳴唱,且部分雛鳥已開始練習飛行,館區上空可見鳥羣穿梭林間或棲息建築屋檐,爲歷史建築園區增添豐富的生態景觀,呼籲民衆勿近距離拍攝、喊叫,尊重野生動物自然習性。

此外,前幾個月館方工作人員也多次觀察到朱鸝在園區林間活動,朱鸝爲稀有保育類鳥種,過往鮮少出現在低海拔開放空間,其蹤跡被視爲區域生態品質的指標之一,另外,還有小啄木鳥築巢跡象,雖行蹤隱密,但能在園區內成功繁殖,顯示棲地環境具備良好條件。

文化局指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年來致力於友善環境管理,推動減藥除草、保留落葉與枯木資源,營造適合繁殖與覓食的條件,未來也將持續觀察鳥類動態,視需求調整園區管理方式,並透過解說、教育活動與相關保育單位合作,加強推廣生態保育理念。

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近期再度觀察到黑冠麻鷺築巢育雛,吸引不少遊客駐足。圖/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提供

鳥巢下方的桌椅時常有「天外飛來的黃金」鳥糞便,但爲尊重生命,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已將桌椅移開,並加強清潔。圖/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