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嫩水蜜桃首豐收! 臺南山上水道博物館果樹生態再進化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首次豐收的水蜜桃粉嫩誘人,爲園區果樹生態再添亮點。(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臺南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園區再添生態新亮點!繼原有的龍眼、芒果與白蓮霧老果樹後,近年試種的「平地水蜜桃」今年首度成果,粉嫩果實滿枝頭,吸引不少遊客駐足拍照,爲這座融合歷史建築與自然景觀的博物館添上春日果香,展現文化場域與生態教育並行的成果。

臺南市文化局表示,山上花園水道博物館自2019年開園以來,致力推動歷史建築活化再利用,同時保留園區原有林木與果樹資源,並持續導入特色樹種與友善植栽概念,讓民衆在參觀百年紅磚水道設施的同時,也能親身感受土地的四季變化與植物多樣性,打造一座兼具知性與感性的歷史綠園。

館方指出,這批水蜜桃是3年前於園區平地試種的成果,經過細心照料與觀察,今年終於迎來首波豐收,證實園區的微氣候條件適合多樣果樹共存。「粉嫩果實不只好看,也是環境良善的象徵,讓博物館不再只是靜態展示,更成爲可以走讀、親近土地的生活場域。」

目前園區內果樹種類繁多,包括老龍眼、芒果、白蓮霧等,另有多樣林木與草花隨季節更迭。博物館表示,未來將導入更多原生植物與可食地景元素,深化園區的自然教育功能,期盼透過果樹、花園與歷史建築共構一座文化與生態交融的公共空間,吸引更多親子、校園與社區族羣走入博物館、認識臺灣的土地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