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記錄】博時基金調研中際聯合、壹石通等4只個股(附名單)

證券之星消息,根據市場公開信息及4月22日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博時基金近期對4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相關名單如下:

1)中際聯合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業績交流會&線上調研)調研紀要:2024年第4季度,公司毛利率及淨利率下降,主要因會計政策變更和費用增加。公司授權董事會以簡易程序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授權期限爲2024-2025年度。面對美國高額關稅,公司短期內影響不大,並已提前準備庫存,調整銷售策略,繼續提升產品競爭力。2024年度內銷收入增長得益於風機大型化,單價較高產品的滲透率提升,公司開發新產品、開拓新市場。非風電行業收入增長的產品包括工業及建築升降設備、安全防護用品和應急救援產品。

2)壹石通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分析師會議&業績說明會&電話會議)調研紀要:壹石通在多個新材料項目上取得進展,包括固體氧化物電池(SOC)系統、高純石英砂、勃姆石、導熱球形氧化鋁、阻燃材料等。SOC系統項目按計劃推進,單電池中試線穩定運行,電堆中試產線預計2025年完成建設。高純石英砂技術指標和性能優化完成,計劃2025年推向單晶廠測試並完成千噸級中試線投建。2024年勃姆石出貨量增長,售價略降,2025年第一季度出貨增量明顯。導熱球形氧化鋁出貨量和毛利率同比增長,重慶基地項目預計2025年上半年投產。陶瓷化阻燃材料銷售收入增長,未來將拓展更多應用場景。勃姆石已應用於半固態鋰電池,正在研究其在全固態電池中的應用。公司構建了CMC、PMC、MMC三大材料研發平臺,未來將加快戰略新品的產業化落地。

3)世華科技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特定對象調研)調研紀要:2024年,世華科技實現營業收入7.95億元,淨利潤2.8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55.36%、44.56%。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6億元,淨利潤0.87億元,分別同比增長92.04%、111.23%。公司張家港粘接劑工廠處於試生產階段,設計產能41,200噸,預計6年達產。功能性電子材料生產和銷售旺季在三、四季度,高性能光學材料季節性較弱。公司於2025年1月披露再融資預案,4月10日取得上交所受理,計劃投資7.4億元,募資不超過6億元。偏光片保護膜已量產,OLED製程保護膜、OC光學膠膜完成中試並開始客戶認證或小批量出貨。公司功能性材料應用於A客戶的多類產品,預估需求超100億人民幣,目前佔比低。產品應用於國內外智能設備終端、顯示面板產業鏈企業,積極開拓醫療健康、汽車等領域。公司業務以內銷爲主,外銷佔比11%以內,短期關稅政策變化影響有限。公司密切關注摺疊屏技術發展,積極佈局相關材料研發。

4)藍思科技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電話會議&分析師會議)調研紀要:藍思科技通過全球化佈局和多元化發展應對關稅政策變化,實現供應鏈自主可控,抗風險能力增強。一季度營收增長10.10%,各板塊全面增長,下半年消費電子旺季和PC組裝業務放量將繼續推動增長。一季度研發費用同比增長37.73%,主要因配合客戶新品研發,提前佈局新材料、新領域和新賽道。客戶訂單按計劃推進,全年指引內短期有上調,二季度新機型量產按計劃推進,對全年業績保持樂觀。公司在越南、泰國、墨西哥等地設有生產基地,全球化佈局增強全球交付能力和服務客戶的能力。公司計劃在香港發行H股,募集資金用於全球業務擴展和智能穿戴設備等項目的開發。公司是智能眼鏡外觀結構件核心供應商,覆蓋全鏈條生產,並在關鍵技術上取得突破。

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截至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全部公募基金)10277.69億元,排名7/210;資產管理規模(非貨幣公募基金)6496.74億元,排名6/210;管理公募基金數714只,排名6/210;旗下公募基金經理108人,排名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現最佳的公募基金產品爲博時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式A,最新單位淨值爲1.57,近一年增長86.15%。旗下最新募集公募基金產品爲博時上證科創板綜合價格指數增強A,類型爲指數型-股票,集中認購期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25日。

以上內容爲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智能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