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調研記錄】博時基金調研弘亞數控、山推股份等6只個股(附名單)
證券之星消息,根據市場公開信息及5月7日披露的機構調研信息,博時基金近期對6家上市公司進行了調研,相關名單如下:
1)弘亞數控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與公司電話會議)調研紀要:2025年第一季度,弘亞數控國內銷售收入佔比約爲三分之二,同比略有下降,境外銷售有一定幅度增長。3月份展會外國參展商增多,新建立聯繫的海外客商下單需週期。中大型傢俱企業追求智能化、自動化改造及中高端單機產品需求。2024年新增海外經銷商分佈於‘一帶一路’和核心發達地區,有潛力快速發展的地區包括‘一帶一路’和南美國家。中高端封邊機技術領先,銷售數量將隨市場需求變化提升。公司對今年市場保持謹慎樂觀態度,認爲行業持續成長帶來發展空間。
2)山推股份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業績說明會)調研紀要:2024年山推股份海外市場主機產品實現營業收入66.70億元,同比增長30%,其中推土機佔比48%、挖掘機30%、裝載機11%、道路機械及其他11%。俄羅斯市場受政策變動影響,但其他區域如歐洲、非洲、印尼、中東、東南亞銷售收入增長彌補了缺口。公司併購山重建機後,挖掘機業務整合順利,2025年計劃建設試驗場,2027/2028年挖掘機營收佔比達50%。公司背靠重工集團全產業鏈資源,具備大馬力發動機技術和新能源技術儲備。礦山機械領域開發多款產品,重點發展5G遙控及無人技術。2024年大馬力推土機銷售201臺,2025年目標250-270臺。國內大馬力推土機受益於國產化替代政策,2024年挖掘機銷量增長30%,推土機增長20%,2025年預計行業增長15%。2025年降本總計劃5.2億元,重點在採購和費用方面。公司審議通過回購計劃,後續將推進第二期股權激勵。ROE提升源於併購重組,2025年將繼續提高盈利能力。分紅政策基於併購後的資金壓力和後續投資考慮,未來將實行一年兩次分紅。山推股份與雷沃重工各自獨立運營。2024年減值增加基於謹慎性原則,2025年一季度資產狀況較好,風險可控。45億現金中12億可支配,其餘爲保證金,資金存量未處理想狀態。
3)華大智造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與公司電話會議)調研紀要:華大智造2025年一季度收入下滑主要受季節波動和市場不確定性影響,預計二季度體現平臺替換訂單收益。行業競爭加劇導致核心產品平均售價下滑,影響毛利率,公司通過物料國產替代、優化收入結構等措施提升毛利率。2024年四季度收入提升但虧損,因促銷降價、新業務佔比提升、費用計提等原因,規模效應攤薄成本邏輯仍適用。2025年公司持續推進降本增效,優化預算管理、組織架構及研發項目,預計費用率顯著降低。美國關稅影響毛利率,海外採購佔比低,部分零部件依賴進口,國產化替代正在進行。提前備貨應對短期影響,規劃海外工廠供應試劑,反制措施影響有限。Illumina存量儀器3000臺,公司提供高性能替代方案,已收到750臺切換意向。試劑耗材方面,藉助AI技術優化酶,提升測序速度和質量,開發節能運輸方法。海外商業化策略因地制宜,重點推進歐美成熟市場,關注亞太和新興市場。國內推進NIPT升級、傳感染檢測、腫瘤早篩、罕見病檢測及科研領域創新。
4)隆基綠能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業績說明會)調研紀要:隆基綠能在BC技術降本、產能擴張、賤金屬化方案等方面取得進展。BC二代產能預計到今年年底增加到50GW,降本目標接近TOPCon產品成本。賤金屬化方案預計今年年底銀耗量比例大幅下降,大部分工藝問題已有效解決。BC二代使用賤金屬更容易,金屬化成本可下降每瓦兩分錢。雜化BC技術研究四年,600MW量產線,成本高於BC二代,但高功率場景具競爭力。鈣鈦礦疊層技術進展加快,未來有機會商業化。公司持續關注客戶需求,與合作伙伴共同推動技術進步。2025年光伏需求持平或略增,2026年預計增長。BC二代產品定價基於客戶需求及產品價值,不同產品定價差異大。馬來西亞工廠稅率較低,繼續推進美國市場業務。儲能業務暫無明確規劃。集中式市場BC產品溢價期望15%,分佈式市場溢價更高。
5)華菱鋼鐵 (博時基金參與公司電話會議)調研紀要:華菱鋼鐵在汽車用鋼、硅鋼、高速線材和特大口徑無縫鋼管等方面持續推進高端化轉型,汽車用鋼銷量保持高位,硅鋼項目進展順利,高速線材項目去年投產,特大口徑無縫鋼管滿足高端需求。鐵水成本逐步改善,海外收入佔比低,影響有限。公司堅持差異化發展,未來將持續加大投入,力爭保持行業領先。所得稅費用提升因利潤和彙算清繳影響,公司重視市值管理,已實施股份回購和現金分紅,未來將優化考覈機制。
6)南芯科技 (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與公司電話會議)調研紀要:南芯科技2024年汽車業務增速達179%,佔營收比超3%,2025年將繼續快速增長,佈局車身控制、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車載充電四大領域。公司研發費用率爲17.01%,2025年預計相近;收購昇生微後,將在業務端和供應鏈層面爲其賦能。工業領域產品應用於儲能、無人機、電池系統等,2024年推出多款新品,未來將拓展IPower、工業自動化、工控及機器人領域。有線充電業務保持領先,技術趨勢向集成化、系統化發展,2024年取得顯著突破,2025年預計取得更顯著市場成績。部分晶圓廠和封裝廠產能趨緊,公司產能分配合理匹配業務訂單需求,晶圓採購和封裝測試價格保持穩定。公司推出車規級高速CN/CNFD收發器產品SC25042Q,未來將推出更多電源、驅動等產品。公司會兩線並舉,既拓展大客戶也拓展經銷商,以擴大銷售渠道。因收購昇生微,一季度支付交易款項並完成並表,產生7億商譽。
博時基金成立於1998年,截至目前,資產管理規模(全部公募基金)10281.12億元,排名7/210;資產管理規模(非貨幣公募基金)6500.17億元,排名6/210;管理公募基金數716只,排名6/210;旗下公募基金經理108人,排名2/210。旗下最近一年表現最佳的公募基金產品爲博時北證50成份指數發起式A,最新單位淨值爲1.59,近一年增長80.38%。
以上內容爲證券之星據公開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網信算備310104345710301240019號),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