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高者多得”,讓新八級工制度全面落地
原標題:
“技高者多得”,讓新八級工制度全面落地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言
爲暢通技能人才職業發展通道、助力製造業轉型升級,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茂名石化煉油分部催化精製部主管技師阮陽越在今年全國兩會上建議,加快推動“新八級工”制度全面落地,通過政策引導、企業激勵和待遇提升,激發技能人才活力,爲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上世紀50年代,“八級工”制度將工人技能等級與收入緊密掛鉤,在激發工人積極性、確保按勞分配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改革開放後,技能等級逐步變爲五級。
隨着產業升級對高技能人才需求激增,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2022年印發《關於健全完善新時代技能人才職業技能等級制度的意見(試行)》,在原有五級基礎上增設學徒工、特級技師和首席技師,形成“新八級工”體系,並明確技能等級與薪酬掛鉤,強調“技高者多得”。
“部分年輕人在工廠崗位上待不住,但新八級工制度爲技能人才提供了‘雙線成長’的可能。”阮陽越所在的茂名石化,當年就落地實施了新政策,形成了層級清晰的技能人才體系。
“今年廣東省第二次首席技師聘任,就有5名茂名石化的技術骨幹。”他們有專項津貼和科研支持,成爲青年技工的榜樣,阮陽越說,“待遇是實實在在的,首席技師的收入可以達到公司基層生產單位副經理的水平,他們還有工作室,可以承擔一定的科研項目,參與技術改造等。”
“不少剛來我們這裡工作的本科生,入職時擔心職業天花板的問題,但看到從高級工到首席技師的晉升路徑後,他們的積極性明顯提升。”阮陽越把這些看在眼裡。
2024年,我國全面推行“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大力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來自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已累計備案4萬餘家用人單位和社會培訓評價組織,累計評聘特級技師、首席技師4000餘人。
不過,阮陽越在調研中發現,新八級工制度推廣落地過程中還面臨一些阻力,需要優化。比如,此前試點企業以大中型企業爲主,且多集中在東部沿海發達地區,佔全國企業總數比例約0.065%。而制度落地難點在於部分企業動力不足,特別是有的中小企業、民營企業。
“高技能人才的待遇主要由企業承擔,他們會傾向把這些都視爲成本,有的企業負責人直言‘直接招人更划算’,不願投入培養成本”。阮陽越分析,需要給企業一些甜頭,讓企業意識到人才培養出來,它馬上能得到經濟價值的轉化。
對此,阮陽越提出建議,一方面擴大政策宣傳覆蓋面,針對中小微企業、偏遠地區開展專項宣導,優先覆蓋“專精特新”及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另一方面強化企業激勵,對全面實施新八級工制度,開展技能培訓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費抵扣或階梯式補貼,減輕中小企業負擔。
同時,她希望能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待遇,加大對高技能人才的表彰獎勵力度,設立高技能人才如特級、首席技師專項津貼,將其納入地方人才目錄,與高精尖人才享受同等福利。
“要讓企業看到‘培養人才即創造價值’,而非單純增加成本。”她強調。
當前,我國技能勞動者超兩億人,其中高技能人才逾6000萬。“要讓更多人‘看見盼頭’。”阮陽越呼籲加快制度全面落地完善,推動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讓更多“首席技師”脫穎而出,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強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撐。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