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短篇】鍾玲/學習密法:有修有證的如智尼師4-2
如智知道自己落後太多,連早晚課課誦本上的文字,也只認得小部分。她就整本背誦下來,後來竟能擔任早晚課的主唱!出坡勞務方面,她搶在大家前面做,搶先做完,手腳很快,都因爲老和尚說過,護持勞務就是護持僧伽。2025年,如智的師兄,一百零三歲的如本回憶在碧雲寺的歲月:「比如說,種一片花生田,要三個人才能種完,如智一個人就能做完。她脾氣不好,看到有人偷懶,做事不認真,就會罵人。因爲她做事認真,大家對她印象都不錯。」
白河大地震發生在1964年一月,就是白雲老和尚抵達之前半年多,碧雲寺是重災區,很多建築倒塌,由於空間不夠,男衆和女衆不得已住在同一個區塊,還有,比丘尼和女居士住同一間房,這些都不合戒律。寺方的改建計劃,老和尚給了很多寶貴的意見,如把男衆、女衆的寮房分開蓋在主要建築的兩邊。他急着蓋比丘尼的寮房,因爲希望如智能一個人住,好專心修行。他也親自動手興建工作。
如本記得,地震時一塊大岩石滾到寺裡,壓垮房子,那正是老和尚要蓋寮房的地方,必須先把岩石打碎,才能運走碎石。他叫如本跟工地師傅借來大鐵錘。因爲心急,幾錘下去太用力,受了內傷,口吐鮮血,雙手一直抖。如本和如智一人一邊,頂住他的臂彎,把他扛到山坡上的導師寮房。他趴在塌塌米上,叫兩個人一起雙手使勁按壓他的腰脊椎部位,他好施內功療傷。其實老和尚會武功。
如智住進新寮房後,每晚都筋疲力竭,因爲寺裡的勞務如山,但睡眠前一定用功兩小時,常借來登了師父文章的《中國佛教月刊》,一邊查字典,一邊研讀。按師父規定,早上出坡後有一段自由時間。他卻另加功課給如本和如智,規定她們在如智的寮房打坐兩小時,學習禪定。一天兩人在榻榻米上打坐,雙目閉着,聽見動物爪子抓榻榻米。這時兩人睜開眼,房內沒見動物,如智問如本:「剛纔聽見動物在抓榻榻米嗎?」
如本說:「你也聽見爪子的聲音?」
兩人用狐疑的眼光,望向房內桌子上的模型狗,心中同時想:「是不是這隻狗?」那是一隻軍用狼犬模型,身長十二公分,是老和尚1950年代在軍中服役時的身邊物。他送給瞭如智,是她的寶貝,別人都不準碰。如本後來問師父,爲什麼她們同時聽見一隻看不見的動物抓榻榻米。老和尚笑出聲來,說:「你們不要怕,我有對模型狗持咒。」至於那咒是爲保護她們,還是考驗她們的定力?是一則公案!
如本和如智剃度一年零九個月後,1966年農曆十月初一,兩人到臺北圓山臨濟寺的第二屆千佛大戒,受具足戒。老和尚開始思考,如智應該學習什麼法門呢?對於大乘的法意,她吸收得很慢,但是傳密宗的三密加持,即唸咒、結手印、觀想,她卻相應,學來不吃力,教幾遍就會。自從師父傳她密法,每晚她即使疲累,都專心修練後才休息。
碧雲寺的勞務實在太重,尼師和居士不過二十多人,每天的香客和觀光客動輒三百人,多則一千,她們要提供飯菜、茶水、住宿、沐浴等,如本負責煮白飯,做醬料、醬油、豆腐、豆漿等。如智則是廚房燒菜的主力,兩人都忙到昏天暗地,如智更因爲受廚房油煙所薰,毫無食慾,加上睡眠不足,傷了身體,尤其是腸胃。他想,不能讓她待在碧雲寺。三、四年下來如智已粗通文墨,爲了學習佛法、拓寬見識,應該派她外出參學。老和尚送她去臺中的慈明佛學院初級班旁聽,學習完畢,轉到中壢元化院旁聽,元化院停辦後,令她到北部參學。
如智參學那兩年,碧雲寺變生肘腋,管理委員會幾十年來主要用宮廟方式經營,跟老和尚的叢林理念完全不合,管委會此時強力介入,於是老和尚經常離開碧雲寺,應邀到其他佛寺駐院說法,包括員林雙林寺、埔鹽中華寺、臺東佛教蓮社、佳冬超聖寺、高雄市佛教堂等。1971年初碧雲寺的管委會聘一位僧人任新住持,老和尚就帶着六位女衆弟子到彰化大城村濁水溪出海口附近,在田野間一片荒地上,創辦古嚴寺。只有如本留守她常住了二十五年的碧雲寺。如智則由北部回古嚴寺歸隊常住。
如智站在老和尚跟前,兩年在外,削瘦依舊,看來她在外掛單,勞務方面一樣苦幹實幹,但她神氣飽滿,參學經驗應該很充實。他問:「如今你的願望是什麼?」
她合十說:「我的初心不改,一切爲了成就佛道,希望修即身成就。」
他臉色凝重:「很難修的,因爲你的根基不夠強,而且前世的業都會現前,很兇險的。還有,你今年三十歲,三十五歲那年會出現大難關。」
她面現堅毅,猶如好多輩子都在等這一刻:「弟子願意一試,請師父教我。」
他點了頭,但是心中憂慮,她求道的意志堅定,但道業根基不厚、色身積弱,不知能否修到菩薩果位。
老和尚訂定她每天的修行進度:傍晚七時回寮房,休息一支香,禮懺或禮佛一支香,修行密法兩支香,靜坐與經行各一支香,休息到四點起牀大殿做早課、早齋、禮佛、出坡、午齋、休息、出坡、晚課、沐浴、經行、靜坐、持觀音聖號,回寮房。這裡一支香指約半小時到一小時。她一天二十四小時嚴格督促自己,每一分鐘都在修行,如此三年。真的,修行不在遵守每天進度,而在專致每一個念頭都在提升自己的道、淨化自己的業。老和尚稱讚她這三年「勇猛精進,非常人可以成辦者」!
接着老和尚爲她準備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