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飆漲159%。特朗普關稅戰反噬美國,民衆苦不堪言
雞蛋,這東西,你放過去看,誰把它當回事兒?
幾毛錢一個,攤雞蛋餅,西紅柿炒蛋,尋常得不能再尋常。
可你要是現在跑去美國超市溜達一圈,嘿,保準你倒吸一口涼氣。
一個雞蛋,愣是標價兩塊七人民幣!
你可別以爲這是哪個非洲小國,這是燈塔國,美利堅。
你說,這雞蛋它咋就“金貴”起來了?
禽流感鬧的?
沒錯,流感是來過,撲殺了多少雞仔。
可你再往深處想想,流感又不是頭一回,怎麼單單今年,這雞蛋就這麼扎眼了?
這事兒,恐怕還得往幾年前刨。
那時候,出了個特朗普,他覺着美國老吃虧,非要跟全世界掰手腕,打貿易戰。
打就打唄,可結果呢?
掄起關稅大棒,沒打着別人,先把自己給砸了。
他對歐洲的禽類產品橫眉立目,加稅!
對土耳其、韓國這些雞蛋出口大戶,也毫不客氣,加稅!
這一加,進口雞蛋立馬身價倍增。
美國超市的老闆又不是開善堂的,進貨價漲了,賣價能不跟着飛起來?
更有意思的還在後頭。
美國人發現,哎呦,雞蛋不夠吃了,想找歐洲老哥們幫幫忙。
結果呢?
人家壓根兒不理你這茬。
丹麥、法國、瑞典,哥幾個口徑一致: 我們自己都快斷糧了,哪有多餘的給你分?
荷蘭的養雞戶更乾脆,直接撂下一句話: 除非你美國把那20%的關稅給我撤了,否則,沒門兒!
你說這算不算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原本想靠關稅佔點便宜,結果把自己給坑進去了。
雞蛋漲價,它可不是孤立事件。
你再瞅瞅美國其他的家當,衣服鞋子,高科技玩意兒,汽車…… 哪個沒跟着漲價?
美國自己能生產幾個服裝?
大頭都指着越南這些亞洲國家進口呢。
關稅一加,價格能不跟坐火箭似的?
蘋果手機,九成九都是中國攢出來的。
關稅這麼一攪和,新款iPhone的價格,估計得往上蹦好幾百美刀。
德國產的汽車,一輛車漲一萬多美元,這可不是鬧着玩兒的。
有人說,這都是毛毛雨,有錢的主兒不在乎。
可問題是,美國大部分老百姓,都是工薪族。
這物價一漲,日子就緊巴巴的了。
我有個朋友,在洛杉磯給人當保姆,單親媽媽。
她跟我說,以前還能咬咬牙,給孩子買點雞蛋補補身子,現在雞蛋都快成奢侈品了。
她說,她寧可自己少添幾件新衣裳,也要讓孩子吃飽飯。
你看,雞蛋漲價,它漲的不僅僅是價錢,更是普通老百姓的生存壓力。
其實,貿易這事兒,說白了就是個天平,你這邊高了,那邊肯定就矮了。
你總想着佔別人便宜,到頭來,往往發現吃虧的是自己。
這些年,我走南闖北,見過形形色色的人。
我發現,這世界不是非黑即白,不是你死我活。
很多時候,和氣才能生財,開放才能進步。
關稅,它就像一把雙刃劍,玩不好,傷人傷己。雞蛋漲價,就是個現成的例子。
我不知道美國人什麼時候才能再吃到便宜的雞蛋,但我明白,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光靠關稅大棒,那是緣木求魚。
得靠合作,靠開放,靠實打實的智慧。
雞蛋,它不只是個食物,它還照見了國家的經濟政策,以及普通老百姓的柴米油鹽。
我希望有一天,我們能看到一個更加開明、互助的世界。
那時候,雞蛋也許就不再是新聞,而是餐桌上最熟悉的風景。
但願那一天,早點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