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心理學/腦認知/神經科學方向,研究生導師友好指數如何?你可以選擇哪些導師?
各位同學好,今天聊研究生導師!小思今天選了18所院校【基礎心理學/腦認知/神經科學方向】,每所院校會提到1-2位導師。
如果有錯誤,希望大家評論區告訴我呀!
一、北京師範大學 1. 畢彥超 教授
科研方向:語言認知神經機制、腦損傷後認知重組
科研情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近5年發表《Nature Human Behaviour》《Brain》等頂刊論文20+篇,實驗室配備3T磁共振設備
研究生培養:注重國際交流(與哈佛大學長期合作),每週組會1v1指導,畢業生多赴海外深造
友好指數:★★★★☆(科研要求嚴格,但資源支持充足)
科研方向:發展性閱讀障礙、兒童語言認知
科研情況: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建立國內首個兒童語言發展數據庫,獲教育部自然科學一等獎
研究生培養:允許自主設計子課題,支持田野調查,提供北師大附屬學校實驗基地
友好指數:★★★★★(以"導師媽媽"著稱,關注學生心理健康)
3·羅躍嘉 教授
方向:認知神經科學、情緒調節機制
科研:擁有EEG/fMRI雙平臺,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培養:每週組會+季度進展彙報,要求碩士生參與2項以上實驗
友好指數:★★★☆☆(重視數據嚴謹性)
科研方向:視知覺神經機制、fMRI技術開發
科研情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實驗室擁有國內首個7T磁共振平臺,2023年獲批科技部"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
研究生培養:實行"雙導師制"(基礎+臨牀導師),要求碩士生至少1篇SCI論文
友好指數:★★★☆☆(高強度科研訓練,適合抗壓能力強者)
科研方向:決策神經科學、計算精神病學
科研情況:近3年發表《Neuron》5篇,開發決策行爲計算模型獲專利2項
研究生培養:提供Python/Matlab編程培訓,鼓勵參與企業合作項目(如字節跳動腦機接口項目)
友好指數:★★★★☆(實驗室打卡制,但補貼高於院校標準)
科研方向:注意與工作記憶的神經機制
科研情況:主持中科院先導專項"腦功能聯結圖譜",開發EEG-fMRI多模態融合技術
研究生培養:實行"3+3"培養模式(3個月理論學習+3個月實驗輪轉),提供海外聯合培養名額
友好指數:★★★★☆(團隊規模大,需主動爭取資源)
科研方向:靜息態fMRI方法學、抑鬱症腦網絡
科研情況:DPABI軟件包開發者(全球10萬+用戶),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研究生培養:開放源代碼共享,支持學生參與國際會議(近3年資助12人次)
友好指數:★★★★★(允許遠程辦公,適合編程基礎弱者)
科研方向:虛擬現實與空間認知
科研情況:建立國內首個VR認知實驗室,2022年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
研究生培養:與商湯科技聯合培養,碩士生可參與產品研發
友好指數:★★★☆☆(企業合作項目可能延長學制)
科研方向:記憶鞏固的神經機制
科研情況:開發新型TMS-EEG聯合干預技術,獲上海市自然科學一等獎
研究生培養:提供動物實驗(獼猴)與人類實驗雙平臺
友好指數:★★★★☆(嚴格管理實驗倫理,需簽署雙盲協議)
科研方向:聽覺認知與言語神經編碼
科研情況:國家優青獲得者,開發漢語聲調解碼算法準確率達92%
研究生培養:與浙大附屬醫院合作臨牀轉化,碩士生可參與助聽器研發項目
友好指數:★★★★★(允許自主選擇基礎/應用方向)
科研方向:數學認知與腦可塑性
科研情況:建立兒童數學能力發展追蹤隊列(n=3000+),獲教育部人文社科重大攻關項目
研究生培養:提供教師資格證培訓,推薦重點中小學實習
友好指數:★★★★☆(需長期跟蹤被試,適合耐心細緻者)
1. 潘俊豪 教授
科研方向:社會認知神經科學、羣體決策腦機制
科研情況:開發多人同步fMRI實驗系統,獲廣東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研究生培養:支持田野調查(追蹤粵港澳大灣區企業決策團隊)
友好指數:★★★★★(允許學生自主發起跨學科合作)
科研方向:靜息態fMRI方法學、神經影像數據標準化
科研情況:DPARSF軟件開發者(全球引用超1.2萬次),主持國家重大科研儀器專項
研究生培養:提供全流程數據分析培訓(從數據採集到論文圖表製作)
友好指數:★★★★☆(接受跨專業考生,但要求每週提交代碼日誌)
科研方向:道德決策的神經機制、社會認知發展
科研情況:建立青少年道德發展追蹤數據庫(樣本量5000+),獲教育部社科重大課題
研究生培養:提供中小學合作基地,支持教育產品轉化
友好指數:★★★★★(允許研究生帶本科團隊實踐)
科研方向:語言認知的腦電研究、詩歌理解的神經美學
科研情況:開發漢語韻律ERP分析系統,獲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
研究生培養:與南京博物院合作開展文化認知研究
友好指數:★★★★☆(要求文學功底紮實)
科研方向:經濟決策神經機制、神經管理學
科研情況:建立金融交易模擬fMRI實驗室,與高盛中國合作開發風險決策模型
研究生培養:提供金融行業實習機會(需簽署保密協議)
友好指數:★★★☆☆(高強度量化訓練,周均工作時長60+小時)
科研方向:神經經濟學、財政決策的認知機制
科研情況:開發稅收感知神經預測模型,獲國家自科基金應急管理項目
研究生培養:提供財政部政策分析實習崗位
友好指數:★★★★☆(需學習Stata/R語言)
科研方向:嬰兒腦發育追蹤、早期依戀的神經基礎
科研情況: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建立北京出生隊列(n=2000+)
研究生培養:提供國際認證的嬰兒行爲編碼培訓(需通過背景審查)
友好指數:★★★★★(實驗室配備專業育嬰室)
科研方向:教師課堂決策的神經機制、教育神經科學
科研情況:開發課堂眼動-EEG同步記錄系統,獲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
研究生培養:提供教師資格證特訓課程
友好指數:★★★★☆(要求每學期完成40課時教學實踐)
十三、清華大學
1·陳霓虹 副教授
方向:視覺認知神經機制
科研:2023年《Nature Human Behaviour》封面文章
培養:允許跨學科選題(如人工智能交叉)
友好指數:★★★★☆(支持學生自主設計實驗)
2·孫沛 副教授
科研方向:社會認知神經科學
科研情況:主持國家社科重大項目"智能時代的社會認知研究"
研究生培養:推行實驗室輪轉制度(前3個月可選2個方向)
友好指數:★★★★★(允許跨學科選題,補貼含餐補+交通補)
十四、上海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1. 蔡丹 教授
科研方向:數學焦慮的神經機制、教育認知神經科學
科研情況:建立長三角數學能力發展數據庫(覆蓋K12全學段)
研究生培養:提供中小學校長管理能力評估項目實踐
友好指數:★★★★★(支持非全日制學生參與)
科研方向:焦慮的認知神經機制、正念干預研究
科研情況:開發便攜式生理反饋儀(獲醫療器械註冊證)
研究生培養:提供心理諮詢師資格培訓
友好指數:★★★★☆(要求參與商業轉化項目)
科研方向:疼痛認知神經機制、慢性痛腦網絡研究
科研情況:建立華南疼痛研究隊列(n=1500),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項目
研究生培養:提供三甲醫院疼痛科輪崗機會
友好指數:★★★★☆(需通過醫學基礎知識考覈)
科研方向:創造性思維的神經基礎、腦功能連接組學
科研情況:主持科技創新2030"腦科學與類腦研究"重大項目,開發創造力腦電評估系統
研究生培養:提供中小學創客教育實踐基地
友好指數:★★★★★(設立學生創新基金,最高支持5萬元/項目)
科研方向:網絡行爲的認知神經機制、青少年數字素養
科研情況:建立全國青少年網絡行爲追蹤數據庫(樣本量10萬+)
研究生培養:提供騰訊/字節跳動用戶行爲研究實習
友好指數:★★★★☆(要求籤署數據保密協議)
十九、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1·馬寅翔 副教授方向:法律決策神經機制科研:法庭情景模擬fMRI研究培養:雙週文獻精讀會友好指數:★★★☆☆(需定期提交讀書筆記)
二十、空軍軍醫大學軍事醫學心理學系1·苗丹民 教授方向:軍事應激神經機制科研:全軍重點實驗室,開展特殊環境模擬研究培養:軍事化管理,寒暑假需參與部隊調研友好指數:★★☆☆☆(涉密項目限制論文發表)
二十一、深圳大學心理學院1·譚力海 教授方向:語言神經可塑性科研:主持國家語委重大項目培養: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指導友好指數:★★★★☆(提供粵港澳交流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