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診所憂 醫事人員薪資新制讓營運陷困境

健保署擬修訂「全民健康保險醫事服務機構特約及管理辦法」,新增醫事人員月投保薪資未達標準,或未公開月投保金額,將不列入健保特約醫療院所對象。醫界批評,此次修法恐更難找人,且過去該辦法僅是處理醫療院所違規行爲,將薪資待遇都納入特約條件,恐有違法之虞,如果未有配套,醫療院所恐出現一波倒閉潮。

基層醫療協會理事長林應然說,健保制度的設計,國家是唯一的保險人,健保署運用健保制度,強行要求醫界要公佈醫事人員薪資,根本「太霸道」,以現行的市場狀況,部分藥師、護理師採兼職上班,上班天數少,月投保薪資如果要比照每月休八日的上班族,過於強人所難,也難以達標。

醫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長王宏育說,若依新制估算,聘僱一位醫事人員,未來每月恐要額外支出近六點三萬元,因月投保金額以最低工資兩倍計算,付出的不只是帳面上的兩倍,還得加上年終、勞健保支出等,且健保署要求公佈平均薪資等於直接公佈醫事人員薪水,恐讓更有資源的大醫院,能加錢搶人,資源少的診所營運陷困境,恐面臨倒閉潮。

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周慶明則是「強烈表達反對立場」,此次修改辦法,嚴重影響醫療院所跟基層診所,過去該辦法僅處理涉及重大違規的醫療院所,該如何處罰,如今,連給薪要求高於勞動部規定的基本工資,甚至將其納入法源,無論從實務上或法律上解釋都行不通。

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說,統一規定醫事人員薪資,未考量各職類的不同,也未參酌各地的人力成本,硬性規定恐造成部分地區診所無法續約,反而影響民衆就醫權。

吳奎彥呼籲,法源明確化之前,應優先補強轉銜與照護網絡,避免政策美意造成實務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