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週報:中國茶葉終止IPO,A股“茶葉第一股”全線落空

本週(3月17日至3月23日),滬深北交易所僅一家企業終止審覈,即滬市主板申報企業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茶葉”),保薦機構爲中信建投。

隨着中國茶葉的撤單,茶葉行業所期盼的A股“茶葉第一股”也宣告全線落空。

中國茶葉的終止審覈在意料之中,2023年8月底,證監會公開表態收緊IPO後,“衣食住行”相關行業開啓了大面積撤單,與中國茶葉一道申報IPO的八馬茶業就在2023年9月底終止審覈。今年1月17日,八馬茶業披露招股書,擬在港交所主板上市,華泰國際、農銀國際和天風證券擔任聯席保薦人。

中國茶葉最早於2020年6月向證監會申請主板IPO,後於2023年2月註冊制平移至上交所審覈。2023年3月,中國茶葉收到問詢函,但此後一直未回覆,直到2025年3月21撤回IPO申請,結束長達5年的IPO之旅。

招股書顯示:中國茶葉定位於全品類、一體化運營的品牌消費品公司,公司創造了“中茶”核心品牌及“海堤”“猴王牌”“蝴蝶牌”“百年木倉”“龍冠”等子品牌,主要產品包括烏龍茶、普洱茶、花茶、紅茶、六堡茶、白茶、安化黑茶、綠茶及相關製品等。

在業績方面,2019年至2022年1-6月, 中國茶葉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爲16.34億元、18.93億元、24.34億元、14.23億元;淨利潤分別約爲1.66億元、2.4億元、2.91億元、2.01億元。

中國茶葉的歷史較爲悠久,該公司源於1949年11月成立的中國茶葉公司,是新中國第一家國有茶葉公司和貿易系統中最早建立的全國性專業總公司,統一經營和管理全國茶葉的收購、加工、出口和內銷業務。

中國茶葉是中糧集團十八個專業化公司之一和集團重點打造的十二條糧油食品產業鏈之一,中糧集團通過中土畜可合計間接控制中國茶葉55%的股份,爲中國茶葉的實際控制人。

另外,中國茶葉於2019年、2020年連續兩年大額現金分紅,合計金額2.4億元,而其募集資金中包含6億元的補充流動資金項目。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茶行業的市場化程度已經達到了較高水平,市場整體處於較爲充分的競爭狀態,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

現階段,我國茶葉市場中企業衆多,且仍存在大量傳統的家庭作坊式生產企業及小型茶企,而產品種類豐富、銷售區域覆蓋廣的規模性企業屈指可數。

目前,國內比較知名的茶葉品牌包括天福(6868.HK)、中國茶葉、瀾滄古茶(6911.HK)、大益茶業、八馬茶業、小罐茶等。

其中,瀾滄古茶曾與中國茶葉同年申報IPO,但在上會“前夜”申請撤回申報材料,繼而轉戰港股市場,2023年底港交所上市。然而,上市後即業績變臉,根據該公司發佈的業績預警顯示:其預計2024年營業收入同比下滑30%至32%,股東淨虧損約爲0.96億元至1.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