豁免遭撤 三星、SK海力士中國大陸廠陷入危機

美國川普政府發出聯邦公告,將撤銷南韓三星電子與SK海力士在中國大陸營運使用美國技術的豁免,生效後必須逐件申請許可,才能將美國半導體設備進口至中國大陸。彭博分析師指出,這是美國半導體出口管制的重大升級,但也凸顯華府限制中國技術進步,在政策上持續衝動行事;因爲纔在一個月前,美國政府剛重新批准輝達(Nvidia)H20晶片出口到中國。

彭博分析師認爲,這次的聯邦公報並未將臺積電納入撤銷豁免的名單之內,值得注意。可能的原因是,臺積電中國廠的產品主要集中在16奈米與28奈米等成熟製程,這些製程對汽車與工業供應鏈至關重要。美國政策制定者或許想要避免重演疫情期間因晶片短缺而嚴重影響美國製造業的情況。

三星和SK海力士是全球記憶體領導大廠,兩家公司原本取得「經驗證最終用戶」(VEU)身分,實際上就是拿到營運豁免,允許三星與SK海力士在中國大陸的晶片生產,可以不必逐案申請許可證,就能獲得美國的半導體生產設備與技術。

撤銷豁免後,對三星與SK海力士影響很大。SK海力士有35%到40%的DRAM產能,以及40%到45%的NAND產能是在中國大陸。三星在中國的NAND產能則佔約30%至35%。聯邦公告也提到撤銷英特爾大連記憶體廠的豁免,然而該廠已被SK海力士收購。

三星、SK海力士先前因爲是VEU,雖不能爲陸廠採購先進的極紫外光(EUV)設備,但中低階機器與技術不受限,一旦豁免權被撤銷,兩家公司雖仍可以逐案申請許可維持營運,但預期覈准難度大增。

分析師表示,這實際上切斷了三星與SK海力士中國記憶體工廠未來大多數的升級與擴產。雖不會立即導致生產中斷,但工廠半導體設備的維修與替換將變得更慢、更困難,良率可能因而下降,增加長期全球記憶體供應緊縮的風險。

根據聯邦公報,三星、SK海力士目前的豁免將在120天后失效,也就是明年起不再享有豁免。

美國半導體設備供應商,如科林研發(Lam Research)及應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與KLA,可能受到影響。消息公開後,三家公司股價29日均下跌。中國大陸仍是這些公司關鍵的成長市場,中國當地供應商的競爭已對它們的業績表現造成壓力。

也是主要記憶體主要製造商的美國晶片商美光(Micron)可望因這個發展受益。

彭博分析,美國出口管制政策時而強硬、時而寬鬆,搖擺不定,政策明顯前後不一致。撤銷這幾家外商陸廠豁免的新動作,是在川普總統重新批准輝達H20晶片出口中國不久後,可能顯示出川普政府內部強硬派再度施壓。

聯邦公報發佈的時機也引發質疑。南韓總統李在明25日才與川普在白宮會晤,同期間,北京的高階貿易談判代表也正在華府與美方進行會談。三星與SK海力士在美國亦有晶片廠,並且在美韓峰會期間承諾未來將進一步投資。

南韓記憶晶片大廠SK海力士,有35%到40%的DRAM產能,以及40%到45%的NAND產能是在中國大陸。 路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