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船運美西1200美元低價超大客戶或網上纔有 月中漲價難度高

▲美國線本月中的漲價計劃攬貨業認爲困難度很高。(圖/取自洛杉磯港官網)

記者張佩芬/臺北報導

德魯裡世界貨櫃運價指數(WCI)昨(2日)晚公佈本週下跌5%,至每大箱(40呎櫃)1669美元,連續第16周下跌,創2024年1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目前有超大型攬貨公司在美西線拿得1200美元超低運價,但是其他攬貨公司表示拿到的是1300-1350美元,想拿1200美元運價需要上網去搶歐洲籍船公司不定時放出的優惠價。

上週四(25日)陽明海運在法說會上表示,該公司所屬卓越聯盟,歐美線減班率約兩成,但攬貨公司估計實際減班率更高。由於目前美國線運價都已經低於成本價,船公司已經陸續通知本月15日美國線每大箱運價要調升800美元,也就是要將運價拉到2100美元以上,但是攬貨公司都認爲困難度很高,除非船公司有更進一步的減班。

昨晚德魯裡公佈的數據上海到洛杉磯的現貨市場運價下降5%,至每大箱2196美元,而從上海到紐約下降2%,至3200美元,上海-鹿特丹下跌7%,至1613美元,上海-熱那亞下跌9%,至1804美元。

德魯裡指出,承運商正在增加停航並減少運力,以應對中國黃金週假期前的需求放緩,工廠將從10月1日起關閉8天。因此預計未來幾周東西向航線運價將持續下降。

今日德魯裡公佈最新統計,估計在第41周(10 月6日至10月12日)和第45周(11月3日至11月9 日)期間,船公司撤回了8%的定期航班(715個航班中的57個)。超過一半的取消航班在跨太平洋東行(51%),其次是亞洲-歐洲/地中海(32%)和跨大西洋西行(18%)航線。

由於調查方式不同,長期以來德魯裡公佈的運價都高於上海航運交易所公佈的貨櫃運價指數(SCFI),攬貨業者表示,德魯裡的數據應該是屬於不分貨類運價(FAK),但是市場不好的時候,船公司實收運價都屬於特別運價,因此與報出的價格出現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