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戰 臺灣尚勇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美關稅貿易協商之際,5月2日臺幣兌換美元飆升9.53角,升幅3.07%,創下1989年以來單日升值幅度最高紀錄。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5月3日晚間宣佈臺灣在第一輪談判中,與南韓、日本、越南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ur)。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表示:「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不涉及匯率或後續美債的安排」,楊總裁多次結巴、語塞,對安撫市場情緒的幫助不大。

同樣並列「優先四國」(First Four)之一的韓國,其央行總裁李昌鏞6日坦言,包含韓圜在內的亞幣近期狂漲,部分原因來自於美國政府對亞洲各國施壓,要求其貨幣升值。另一個F4,日本首相石破茂更早兩天明言,日本絕不會爲了加快與美國達成關稅協議而犧牲本國利益,並堅決反對美國對日本汽車等產品加徵關稅,態度強硬。

都什麼節骨眼了,日韓對於美國關稅戰、貨幣戰無不打開天窗說亮話,至少讓老百姓心裡有數,日本在1985年《廣場協議》吃過美國的虧,導致經濟失落30年;韓國在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受到重創,國家幾乎破產。現在日韓兩國對美戒慎恐懼,就是擔心美國不懷好意,重蹈前人覆轍。

反觀,F4之中唯有臺灣的賴政府還在幫美國擦脂抹粉說「與美國的關稅談判,不涉及匯率或後續美債的安排」,渾不知美國大刀落下的利害。

賴政府自恃臺灣外匯存底多、手上擁有美債多、臺積電晶片籌碼足,殊不知連家底更豐厚的大陸、日本,都繃緊神經應戰,臺灣哪裡有揮霍「臺灣尚勇」的本錢,「七月半鴨仔」真令企業主、老百姓昏頭。(作者爲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