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金融政策先行 助力穩市場穩預期
費兆奇
日前,我國推出一攬子金融政策支持穩市場穩預期。其中,人民銀行通過數量型、價格型等貨幣政策工具確保金融市場流動性充裕、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持續加大對科技創新、消費、普惠金融等領域的支持力度。國家金融監管總局通過優化完善金融監管政策,穩市場主體,支持新質生產力發展。中國證監會通過制度建設和深化改革,全力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的勢頭,持續加強對科技創新型企業融資需求的支持。綜合來看,多項貨幣金融政策相互協同,旨在形成政策合力,實現穩市場穩預期的政策目標。
日前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提出“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由此,本輪一攬子金融政策致力於爲提振消費、穩定外貿提供多維度金融支持,持續穩固經濟增長的內生動能。其一,通過降息、降準,降低社會綜合融資成本。全面降低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降準可以優化人民銀行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的結構,降低金融機構的負債成本,從而增強其對實體經濟的信貸投放能力。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也將切實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其二,通過結構性貨幣政策加大對消費領域的金融支持。包括設立5000億元“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引導商業銀行加大對相關領域的信貸支持;完善存款準備金率制度,階段性降低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直接降至0。進一步加大對汽車消費、設備更新投資等領域的金融支持;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額度3000億元,下調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對涉農、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其三,加大對外貿企業的融資支持。金融監管總局制定實施銀行業護航外貿發展系列政策措施,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市場主體提供精準服務。證監會則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上市公司,在股權質押、再融資、募集資金使用等方面進一步增強監管包容度,幫助紓困解難。
本輪一攬子金融政策從供需兩端協同發力,持續鞏固房地產市場穩定態勢。一方面,在需求端持續降低房貸利率。在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跟隨政策利率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的基礎上,人民銀行調降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至2.6%,支持居民剛性住房需求。同時分別下調保障性住房再貸款利率和政策性金融機構抵押補充貸款(PSL)利率0.25個百分點,提高金融機構和相關部門在收儲存量房、棚戶區改造等領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在供給端加快完善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相適配的系列融資制度,包括房地產開發、個人住房、城市更新等貸款管理辦法,這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房地產市場企穩。
本輪一攬子金融政策通過制度建設、深化改革,全力鞏固資本市場回穩向好的勢頭,並重點加強對科技創新型企業的融資支持,逐步形成“科技敘事”的資本市場增長邏輯。包括支持匯金公司發揮類“平準基金”作用;優化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擴大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試點範圍;發展、完善科技創新債券;謀劃出臺深化科創板、創業板改革措施等,進一步完善制度建設,爲資本市場引入長期穩定資金,爲科技創新型企業提供多樣化的融資支持,助力資本市場“穩中求進”。
爲使一攬子金融政策更好落地落實,發揮穩市場、穩預期的關鍵性支持作用,還需進一步加強財政政策與各類金融政策的協調配合。同時加快財政政策發力,將財政支出重心進一步向消費傾斜,提升居民部門可支配收入,加大對各類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等。
(作者:費兆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