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尿失禁 兩種微創手術一次治療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泌尿科醫師鄒頡龍說明,尿失禁婦女約三分之一屬於混合型尿失禁,可同時施行尿道水凝膠填充手術及肉毒桿菌素膀胱神經調控手術,一次治療兩種尿失禁問題。(中國附醫臺北分院提供)
一名84歲女性平時有頻尿及夜尿困擾,最難受的是半夜起牀如廁時漏尿,咳嗽、打噴嚏時也會控制不住,診斷爲混合性尿失禁。由於患者年紀較長,擔心手術風險,經評估接受微創手術,一次治療兩種尿失禁問題。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臺北分院泌尿科醫師鄒頡龍說明,女性尿道較短,只有2到4公分,加上生產、老化、停經等因素,尿失禁是許多熟女的常見困擾。婦女尿失禁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應力性尿失禁」與「急迫性尿失禁」,雖然臨牀表現同樣是漏尿,但成因不同,治療方式也不一樣。
應力性尿失禁是腹部壓力增加時漏尿,例如打噴嚏、咳嗽時,原因與膀胱出口的外括約肌功能失調有關。保守治療包括減重、戒菸、避免刺激性食物及飲料、骨盆底肌肉訓練(凱格爾運動),若保守治療成效不佳可考慮手術,如尿道中段吊帶手術、尿道水凝膠填充手術。
急迫性尿失禁的典型症狀是突如其來的尿急感,想趕快去廁所卻來不及,原因與膀胱神經功能失調有關,經常伴隨着頻尿還有夜尿。治療以藥物爲主,如果效果不理想或副作用太大,可考慮肉毒桿菌素膀胱神經調控手術。
據統計,尿失禁困擾的婦女中,大約三分之一屬於混合型尿失禁,也就是同時伴隨應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傳統上建議優先治療較嚴重的症狀。
鄒頡龍指出,如果只治療其中一種,但另一種尿失禁仍然會讓患者感到困擾,可同時施行尿道水凝膠填充手術及肉毒桿菌素膀胱神經調控手術。術後搭配自主骨盆底肌肉訓練、行爲治療搭配藥物治療持續追蹤,達到較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