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源果汁”炮轟大股東,上市公司國中水務躺槍被疑“冤大頭”
文 | 張佳儒
北京匯源將炮口對準昔日“恩人”。
2022年6月,法院批准北京匯源的重整計劃。彼時,文盛資產作爲重整投資人計劃投入16億資金,成爲北京匯源控股股東。重整之後,北京匯源迎來新生。在重整方案中,文盛資產表示,將爲匯源設計最佳的證券化方案,力爭三到五年內實現A股上市。
2024年7月,上市公司國中水務擬間接收購北京匯源股權,併成爲後者的控股股東。一旦交易順利完成,北京匯源將實現曲線A股上市。
從重整重生到衝刺上市,文盛資產是北京匯源這一路的關鍵推手。然而8月9日,北京匯源的一紙公開信,卻驟然掀開了它與這位“恩人”之間的裂痕。
北京匯源披露,其股東諸暨文盛匯(文盛資產參與北京匯源重整而設立的持股平臺公司)未按重整協議履行出資義務,並且諸暨文盛匯還謀劃於8月11日召開臨時股東會通過資本公積補虧方案,推動可能存在不公平的分紅事項,呼籲全體股東或債權人合法維權。
就在北京匯源與控股股東撕破臉之際,國中水務意外躺槍,被質疑9.3億投資前景不明,成了“冤大頭”。這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
“有匯源才叫過年”,匯源是家喻戶曉的國民果汁品牌。2000年至2010年,匯源果汁連續在中高濃度果汁市場份額國內第一,是不折不扣的“果汁大王”。
2021年初,匯源集團因債務隱患、經營管理問題以及違規貸款觸發停牌等,在港交所退市。
退市後,匯源集團核心資產北京匯源走上了重整之路。根據法院批准的重整計劃,文盛資產作爲重整投資人計劃投入16億資金,成爲北京匯源控股股東。重組後的北京匯源持有全部“匯源”品牌及商標所有權、全部銷售渠道、順義工廠和15條自有生產線等資產。
然而,根據北京匯源公開信,文盛資產並未完成約定投資義務。截至目前,諸暨文盛匯實繳出資僅佔北京匯源註冊資本22.81%,承諾投資中尚有8.5億元逾期一年以上,經11次催繳仍未實繳。
北京匯源還表示,諸暨文盛匯實際支付的資金,其中6.47億餘元資金(含利息及履約金)雖存入北京匯源名下賬戶,但全部由諸暨文盛匯直接管控,未投入公司的生產經營活動,更未對公司的現有利潤有過任何貢獻。
按照北京匯源的披露,諸暨文盛匯合計承諾投資16億元,其中8.5億仍未實繳,6.47億餘元自身直接管控,卻取得了公司董事會及監事會絕對多數席位的提名權,對公司的經營管理實施全面控制,造成了公司管理權的扭曲。
消息發酵後,外界議論紛紛,更有聲音質疑北京匯源遭“空手套白狼”。
爲追討 8.5 億元未繳出資,北京匯源除了催繳,還已對諸暨文盛匯及文盛資產提起訴訟。
此次北京匯源發佈公開信的導火索,是諸暨文盛匯提議於 8 月 11 日召開北京匯源臨時股東會。
北京匯源稱,諸暨文盛匯提議以北京匯源資本公積彌補虧損。目前,尚有大多數債權人暫未受領北京匯源股權,部分債權人仍可選擇股權之外的不同清償方式,由此將導致資本公積金額變化。若此時以資本公積彌補虧損,即對暫未確定的資本公積進行了處置,等於逼迫相關債權人被動確認債轉股行爲。
對於諸暨文盛匯的提案目的,市場人士推斷,其此舉很可能是爲分配公司現有未分配利潤鋪路。
北京匯源明確表示,如果由諸暨文盛匯主導進行公司分紅或整體轉讓股權,其將有機會在未完成出資義務的情形下獲得60%的股利或股權轉讓對價,這將直接稀釋其他股東及債轉股受益人可獲得的權益。
因此,北京匯源號召股東或債權人依法維權。
針對出資爭議,文盛資產相關負責人曾迴應稱,文盛資產出資7.5億後,實繳出資義務就完成了,後續投資義務有待繼續支付的,是屬於資本公積的部分。但北京匯源方面對此並不認可,強調文盛資產支付的7.5 億元中,計入實繳資本的僅有4.21億元。
針對北京匯源公開信所涉內容,文盛資產及諸暨文盛匯方面暫未作出迴應。原定 8月11日召開的北京匯源股東會是否如期舉行,以及會上各項決議的通過情況,目前均尚無明確信息披露。
北京匯源炮轟大股東,讓上市公司國中水務躺槍,有投資者質疑,國中水務9.3億投資前景不明,是不是成了“冤大頭”?
根據公開信息,自2022年起,國中水務先後三次共出資9.3億元受讓諸暨文盛匯36.49%的股份,間接持有北京匯源21.89%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國中水務9.3億元的實際出資額,已超過諸暨文盛匯對北京匯源的實繳出資額7.5億元。
企查查顯示,諸暨文盛匯目前爲持股北京匯源60%股份的第一大股東。有股東認爲,如果分紅或轉讓股權,諸暨文盛匯將按照60%持股比例享受分紅或分配權,而上市公司國中水務的權益僅21.89%。國中水務拿了鉅額投資卻只能獲得較少的利益,這是否合理?
目前,國中水務尚未對北京匯源風波和股東質疑做出迴應。而隨着事件發酵,北京匯源與諸暨文盛匯之間的權益歸屬爭議進一步凸顯。
北京匯源在公開信中表示,諸暨文盛匯實繳出資僅佔北京匯源註冊資本的22.81%,但將有機會獲得60%的股利或股權轉讓對價。
根據最高法的規定,股東未全面履行出資義務,公司根據公司章程或者股東會決議對其利潤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剩餘財產分配請求權等股東權利作出相應的合理限制,人民法院予以支持。
若諸暨文盛匯的60% 權益比例因出資問題被調整,國中水務通過其間接持有的北京匯源股權價值,也將隨之發生不確定性變動。
爲避免潛在投資風險,國中水務手中有一張關鍵牌。
回溯國中水務投資起點,2022年4月,國中水務與文盛資產簽署《項目合作協議》,擬共同投資重組後的北京匯源。當年12月,文盛資產全資子公司將持有的諸暨文盛匯31.481%的股份轉讓給國中水務。
協議中明確,若北京匯源重整相關協議不能按期被執行或履行,國中水務有權要求諸暨文盛匯及文盛資產回購諸暨文盛匯股權。
但如今,在諸暨文盛匯出資不到位、北京匯源陷入爭議的情況下,截至目前,國中水務卻沒有打出關鍵牌,既未發佈要求回購的公告,也未作出說明,外界質疑,中小股東利益如何保證?
值得關注的是,這並非雙方首次合作。2021 年 11 月,國中水務與文盛資產兩次擬收購市場上的資產,最終均取消投資。此次投資北京匯源是雙方再度攜手,國中水務雖完成了資金投入,卻也隨之捲入了風險漩渦。
從股權結構演變來看,文盛資產作爲重整方的持股比例逐漸邊緣化,國中水務則一步步成爲諸暨文盛匯的主要股東。
企查查顯示,諸暨文盛匯當前大股東爲上海邕睿,持股52.47%;國中水務爲第二大股東,持股36.49%,文盛資產直接持股僅0.0063%。此外,文盛資產旗下公司持有上海邕睿1%的股權。
2024年7月,國中水務披露重組公告,籌劃向上海邕睿收購諸暨文盛匯股份,以成爲諸暨文盛匯及北京匯源的控股股東,不過該重組於2025年4月終止。
即便重組未能達成,國中水務因持有股權已投入的9.3億元,也使其難以置身事外。
當前,國中水務若不能及時採取有效措施維護自身權益,應對潛在投資風險,其“冤大頭”的質疑恐難平息。這場由北京匯源股東糾紛引發的連鎖反應,正考驗着國中水務的風險應對能力。
北京匯源風波將如何收場,對國中水務將造成怎樣的影響,我們將保持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