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信評:臺灣大型券商的穩健財務將加劇行業分化

惠譽信評表示,臺灣券商之間的規模分化將加劇,主要受到機構投資人蔘與度提升與散戶投資人轉向ETF及數位平臺的推動影響。2025年上半年前五大券商的獲利佔比提升至63%,較2023–2024年的51%–53%明顯上升。隨着臺股與復委託、ETF交易,以及券商放款業務的手續費壓力加劇,預期大型券商將持續擴大市佔率。

大型券商在2025年上半年行業稅前獲利年減38%的情況下(反映去年同期高基期及美國高關稅引發的市場修正),展現出較穩健的獲利。前五大券商在2025年上半年年化股東權益報酬率爲12.6%,優於行業平均的9.5%。大型券商受益於多元化收入結構、有限的方向性自營部位與較強的風險控管。行業的經紀相關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年減12%,承銷與自營損益分別下降15%與79%。在對美國關稅與利率走勢不確定性的影響下,平均日成交量較2024年的高基期下滑17%。

財務績效差距源於大型券商的結構性優勢,尤其是隸屬金融控股公司的券商。此類券商受惠於更爲多元的產品組合,並運用集團網絡與客戶基礎將流量型業務轉化爲持續性的客戶資產存量,開啓交叉銷售與新業務機會。相較之下,專注標準化產品流量的中小型券商持續面臨費率壓縮與市佔率流失,進一步加深對高波動自營交易的依賴以維持獲利。

策略性併購加速市場整合,近期交易包括臺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BBB/負向評等觀察)與元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合併,以及永豐金證券股份有限公司(BBB+/穩定)收購臺灣匯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BBB(twn)/正向評等觀察)。惠譽預期持續的整並將擴大券商間的績效差距,進一步鞏固大型券商的市場主導地位。

資本與流動性維持適切。前十大券商的淨有形槓桿比率因股利發放與新臺幣升值下海外子公司外匯換算損失,自2024年的6.5倍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6.9倍。惠譽認爲,相對其風險狀況,資本緩衝仍屬適當。資產品質維持健全,嚴格的維持率與擔保品控管使得信用損失即使在2025年4月美國關稅衝擊引發的波動期間仍不顯著。流動性管理受惠於充裕的系統流動性與高比例的流動資產,附買回交易主要以政府公債、金融機構債券與高品質的公司債作爲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