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調整臺灣高鐵的展望至正向 確認其「AA+(twn)」評等

臺灣高鐵。聯合報系資料照/記者魯永明攝影

惠譽評等已將臺灣高鐵(2633)國內長期評等展望由穩定調整至正向,並確認其「AA+(twn)」的評等。同時,惠譽確認臺灣高鐵「F1+(twn)」的國內短期評等。正向展望反映惠譽內部評估臺灣高鐵的獨立信用狀況正在逐步改善,依據惠譽的評等方法,這可能最終減少該公司與政府評等的差距。

臺灣高鐵目前國內長期評等反映其相對於臺灣同業的低違約風險,並對應得到其國內短期評等。

自2015年財務改革以來,臺灣高鐵的政府相關股權一直保持穩定,政府和機構始終持有約63%的股份。 臺灣交通部是臺灣高鐵最大的股東,代表政府持有其43%的股份。 這些股份不得轉讓或處置,以確保政府對高鐵公共服務持續擁有多數股權和控制權。 此外,政府還通過控制檯灣高鐵董事會的多數席位維持對該公司強有力的監管。

政府的支援包括,交通部和政府相關機構爲強化臺灣高鐵的資產負債表對其注資新臺幣300億元,作爲2015年實施的財務改革計劃的一部分。 財改方案還包括延長高速鐵路的特許經營期,以及提高准入壁壘,作出了2063年前不允許其他高速鐵路公司參與競爭的長期承諾。 這些舉措確保臺灣高鐵的業務和運營靈活性,助其維持足夠強健的財務狀況。

臺灣高鐵提供的高速鐵路服務對於加強臺灣西部走廊主要城市之間的連通性、滿足不斷擴大的商業和經濟活動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惠譽認爲,臺灣高鐵若違約,公共鐵路和國家高速公路等其他交通出行方式難以全面緩釋相關影響。

鑑於高速鐵路的影響力和對公衆的重要性,惠譽預計臺灣高鐵若違約帶來的政治影響將進一步提升政府的支援動機,因此惠譽對該指標的評估結果爲「強」。

臺灣高鐵是臺灣政府(AA/穩定)下屬的一傢俱有高度影響力的公共交通企業,通過官股金融機構獲得大量準政府貸款。 相關融資安排是爲緩解前期建設債務相關的還款壓力。 惠譽預計,該公司若違約可能會對政府和該地區其他政府相關企業的融資渠道和融資成本產生不利影響,因此惠譽對該指標的評估結果爲「強」。

得益於高速鐵路服務的強勁需求和公司的債務削減舉措,臺灣高鐵的去槓桿計劃進展順利。 儘管運營成本面臨通脹壓力,但該公司的日均乘客量從2023年的20萬人次穩步增至2024年的約21.4萬人次,促使該公司的EBITDA迅速恢復,並超過新冠疫情前的水準。

臺灣高鐵維持着審慎的債務管理,到2024年底有息債務減少6.5%至約2,300億新臺幣。 由於臺灣高鐵強勁的經營現金流可覆蓋大部分資本支出,因此惠譽預計臺灣高鐵將管控其債務融資規模。至2024年底,臺灣高鐵的淨槓桿率從2023年底的6.8倍下降至6.4倍。惠譽的評等情景預期該公司在2029年之前將維持其淨槓桿率在接近6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