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縣:生豬養殖奏響“三農”“田園牧歌”新序曲

冬日暖陽灑在徽縣廣袤的田野上,勾勒出了一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田園水墨丹青畫。在銀杏樹鎮馬莊村智源農業生豬現代化養殖場內,一排排豬舍整齊排列,自動投喂設備有條不紊地運作着,一頭頭膘肥體壯的生豬在寬敞、乾淨的圈舍裡悠然踱步。

徽縣,正以嶄新的生豬生產理念,搶抓省、市、縣推動畜牧業高質量發展的有利契機,以建設百萬頭生豬產業爲目標,奏響了一曲“三農”田園牧歌新篇章

“以前養豬,全靠自己摸索,規模小、效益也一般。這幾年縣裡政策好,不僅給資金支持,還派專家來指導,現在我的養殖場規模擴大了好幾倍。標準化、規模化養殖讓我的養殖成本降低了,生豬的品質和產量都上去了,收入也提高了一大截。”甘肅徽潤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張潤寶高興地說。

“我們堅持‘保護爲主,短引長育’原則,實施種業振興行動,加強對八眉豬、青泥黑豬等地方豬種資源的保護。同時,藉助國家級生豬產業顧問組和隴南市畜牧養殖專家工作站的力量,優化服務保障,建強良種繁育場。目前,全縣人工授精母豬受胎率提升至98%以上,平均產仔數提高到10頭以上,並建成25個生豬人工授配點,每年向社會提供生豬配種12萬餘份。”徽縣畜牧獸醫站負責人菜應生介紹說。

在擴規增量方面,徽縣立足於自身優勢,錨定“打造百萬頭生豬產業強縣,構建10億元生豬產業集羣”目標,依託“甘味”生豬優勢特色產業集羣項目,通過多種補貼模式,在2024年累計投入1245萬元財政資金支持生豬產業發展。堅持“外引內培”,培育了衆多生豬養殖經營主體,建成多個萬頭以上龍頭養殖企業和國家級、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新建規模化生豬養殖基地,同時謀劃推進多個養殖基地項目建設。此外,徽縣興疆牧歌養殖有限公司的轉型升級以及甘肅興疆牧歌農牧有限公司核心育種場項目的建設,也爲徽縣生豬繁育注入了強大動力。

聚焦延鏈補鏈,徽縣不斷提升生豬產業質效。利用豐富的農作物種植資源,建成畜禽配合飼料生產基地和飼草加工廠,健全飼草體系。積極推進生豬屠宰標準化創建工作,開工建設大型生豬屠宰場,提升生豬屠宰、精深加工和冷鏈物流能力,全縣生豬產業加工轉化率達到53%。實施品牌強牧戰略,打造特色產業品牌,獲得多項“三品一標”畜產品認證和“甘味”品牌,提升了市場競爭力。

如今的徽縣,正以堅實的步伐邁向百萬生豬強縣。在政策支持、科技引領和全體從業者的共同努力下,生豬產業成爲鄉村振興的重要支柱,不僅鼓起了農戶的“錢袋子”,也爲縣域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在徽縣大地徐徐展開。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孫建榮 通訊員 何方

責任編輯:黃璐

來源: 觀瀾新聞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