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暖也分“好壞”?可以脫棉衣了嗎?煙臺未來天氣……

昨天(2月24日)開始,一場轟轟烈烈的超級大回暖來了,氣溫“火箭式”飆升,山東多地迎來20℃+。濟南25日至28日最高氣溫分別爲14℃→17℃→18℃→22℃,直接一路升到春天模式。山東聊城、泰安、濱州、棗莊、臨沂、泰安、東營、濰坊、淄博、菏澤、德州等市在28日最高氣溫也都將達到20℃+。

煙臺未來三天晴轉多雲,氣溫持續上升

今天下午,煙臺市氣象局發佈最新天氣預報:未來三天,煙臺市天氣晴轉多雲;南風爲主,短時風力較大;氣溫持續上升。煙臺市氣象臺繼續發佈大風警報,煙臺沿海海面,25日夜間到26日下午,北風轉南風5~6級,26日傍晚增強到6級。

具體預報如下:

25日夜間到26日白天:晴間多雲;北風轉南風,海面5~6級轉6級,陸地3~4級轉4~5級;沿海-3~12℃,內陸-7~13℃。

空氣污染氣象條件預報:氣象條件有利於空氣污染物擴散;

森林火險氣象等級:三級(較高風險);

一氧化碳中毒潛勢預報:三級(可能)。

26日夜間到27日白天:晴間多雲;南風,海面6級轉5~6級,陸地4~5級;-2~15℃。

27日夜間到28日白天:晴轉多雲;南風短時北風,海面5~6級,陸地4~5級轉3~4級;-1~19℃。

此次回暖遠遠稱不上異常

在氣溫大幅回升的同時,“壞回暖來了”詞條登上熱搜。“壞回暖”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天氣突然變得非常暖和,但這種回暖往往不持久,之後可能會迎來更劇烈的降溫,甚至可能出現倒春寒。這種天氣變化對人體健康不利,也可能對植物和農作物造成影響。

此次回暖是否異常?對此,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濤表示,這次回暖是冬春之交的一次正常過程。和歷史數據相對比,此次預計華南地區的最高氣溫能進入歷史同期前10,江南地區也差不多。而黃淮、華北平原北部的最高氣溫和歷史同期極端最高氣溫相比,就差得多了,遠遠稱不上異常。

本次回暖聲勢浩大 對生產生活有何影響

這波回暖雖然是聲勢浩大,但大家不要被這超前的暖意欺騙了。回暖的步子邁得大,卻不紮實,後期冷空氣也會殺個“回馬槍”。氣象部門提醒:冬末春初,氣溫驟升驟降,還請大家謹防感冒,不要一下子把厚衣服都收起來,要適當“春捂”,給身體一個適應氣溫變化的過程,慢慢等待春天的到來。

農業生產方面,中央氣象臺預計,從未來10天整體情況來看,中東部大部地區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1至2℃,利於北方冬小麥萌動返青、南方油麥生長髮育和華南早稻播種育秧。

中央氣象臺提醒,北方冬麥區需要根據天氣變化以及苗情、墒情加強麥田分類管理,促進苗情轉化升級。長江中下游地區要做好蓄水儲水,降水偏多地區及時清溝理渠,防止溼漬害發生;油麥產區根據苗情科學施肥,促進作物生長髮育。

都說“春捂秋凍”

“春捂”到底該怎麼“捂”?

“捂”到什麼時候?

往下看,一同瞭解

從中醫養生角度講,正所謂“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捂”是順應春天陽氣生髮的需要,可以更好地保護身體的陽氣。

從氣溫角度講,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氣溫變化較大,如果過早脫掉厚衣服可能會使身體受寒,容易引起呼吸道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春捂”的原則更多適用於平時體質虛弱的年輕人、抵抗力較弱的老年人、久病之人以及兒童。對於青壯年,尤其是體質偏燥熱、陰虛或者溼熱的人,“春捂”就不一定適合了。

“春捂”就是多穿點?這3處重點“捂”

“春捂”並不是簡單地“多穿衣服”,“捂”的位置也很重要。專家建議,做好這3處的保暖:

頸項部:頸項部有風池穴和風府穴,是容易中風邪的地方。保護好頸項部,可以避免風邪侵襲,建議根據溫度戴好圍巾、帽子。

膝足部:俗話說“寒從腳下生”,因此膝足部的保暖尤爲重要。“春捂”穿衣可遵循“下厚上薄”的原則,上身可以穿得薄一點,但秋褲先彆着急脫。

腹部:主要是“捂”肚臍,肚臍又叫神闕穴,溫暖此處可鼓舞脾胃陽氣,特別是一些胃部怕冷、愛腹瀉的人,要特別注意肚臍部位的保暖。

“春捂”時間越長越好嗎?

盲目“捂”不可取,何時可以不再“捂”呢?專家介紹,“春捂”可以遵循“815”原則。

當晝夜溫差大於8℃以上時,說明氣溫不穩定,需要“捂”;

當氣溫連續保持在15℃以上,且維持了一兩週時,就不需要“捂”了,可以適當減少衣物。

煙海e家 綜合中國天氣網、央視新聞、國家應急廣播、山東天氣、煙臺市氣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