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率強升企業避險Q2增13% 開放美元繳稅建言得跨部討論
經濟部次長何晉滄(左)與中企署署長李冠志,說明匯率走升後,目前中小企業的避險操作成效。(王玉樹攝)
臺美關稅談判期間臺幣強升,經濟部今(17)發佈統計,今年第二季中小企業洽詢避險服務的家數較前季成長6倍,實際申辦金融避險工具家數也增13%。但對於各界建議成立匯率避險基金、開放企業用美元報稅等,涉及各部會,都還需要討論,並未給出明確答覆。
爲減緩進出口的中小企業衝擊,經濟部上個月啓動「協助產業因應匯率變化任務小組」,推動強化避險工具協助、金融支持與信用保證措施、提升企業競爭力拓銷等三大措施。目前有8家公股銀行在官網設置「中小企業匯率避險服務專區」,民營銀行也有響應。
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表示,鼓勵企業採預售遠期外匯、應收帳款墊付等避險作法,三大方是可以操作,包括「資金調控」,僅保留應付帳款美金、外幣先結匯、多設40到60天收款天數。「報價調整」,依匯率調整產品售價、多元幣值報價,以及「風險移轉」,產能移轉或外包到低成本地區、美元收入直接用於海外買設備或投資等。
經濟部也回收公股行庫對企業避險統計,次長何晉滄指出,今年第二季中小企業洽詢避險服務的家數較前季成長6倍,實際申辦金融避險工具的家數也增加13%,顯示企業對匯率避險的關注程度確實提升。
李冠志強調,持續詢問行庫意見,在既有避險工具之外,找到更符合業者避險工具與商品。
對此中經院接受經濟部委託臺美關稅及匯率進行研究,今天發佈報告就建議,可開放企業繳稅拿美元繳稅,或付給外籍移薪水可用美元等。另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更呼籲政府,要設立一個「匯率衝擊避險基金」,去協助中小企融資、訓練等。
但何晉滄表示,匯率變動會多長時間,關稅定了之後,是穩定還是波動大都不清楚,也要看跟競爭國的稅率比較,因素太多現在還很難抓。李冠志認爲,各界有很多創意建議,會列入討論考量,可是我們境內法定貨幣就是新臺幣,政府價格也都以此計價,中經院建議是否可行,還要洽相關部會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