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發展成主流,留學生爲什麼越來越想回家?

出國留學從昔日的“精英專屬”逐漸轉向“大衆選擇”,這早已不是新鮮話題。隨着出國留學人數的逐漸攀升,“海歸”羣體也在不斷擴大,近年來關於“海歸”就業壓力的新聞報道屢見不鮮。然而,從教育部公開的數據中不難發現,超過八成的留學人員在完成學業後依然選擇回國發展,國內仍是留學生心中的首選。這種越來越想回家的願望,已經成爲留學人羣的一種普遍心態。

提問Questions:

爲什麼越來越多留學生回國發展?

解答Answers:

大量海歸人才激勵政策吸引

早在2013年,習總書記就曾提出“支持留學、鼓勵回國、來去自由、發揮作用”的新時代留學工作方針,在這一方針指導下,全國各地都陸續推出海歸人才激勵政策並不斷進行優化調整,持續鼓勵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創業就業,爲祖國建設和發展“添磚加瓦”。

以一線大城市爲例,北京就明確表示只要是教育部承認的海外高校碩士或碩士以上學歷學生,在歸國的兩年內與在京用人單位簽署勞動合同,繳納社保3個月以上即可申請落戶;而上海不僅優化了落戶新政,更是在經費支持上,爲不同創業方向的留學歸國人員提供15萬至50萬不等的定額資助。除了這兩座城市之外,廣州、深圳、重慶等其他城市也都在針對海歸留學人員不斷優化政策,這無疑驅使着更多留學生們回國投身於國家的經濟建設當中。

留學生在就業市場上依然有競爭力

雖然當前國內就業市場競爭依然白熱化,用人單位對求職者的綜合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海外留學生,尤其是那些畢業於世界知名院校的人才,在就業市場上仍具有顯而易見的優勢。特別是在一些新興產業中,海外留學生的經驗和技能往往格外受到青睞。

智聯研究院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國內的新能源、高端製造、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正在緊緊抓住海歸回流的機遇,積極吸納國際化人才。特別是在今年春節後第一週,這一現象表現得尤爲明顯。海歸優先的職位數量以及在國內求職的海歸人數均呈上揚態勢。在短短一週的時間裡,海歸優先的職位數量上漲了驚人的1.1倍,顯示出國內就業市場對海歸人才的需求十分緊迫。

數據來源:《2023中國海歸就業調查報告》

留學生具備薪資優勢

再來看留學生們最爲關心的薪酬問題。薪酬是絕大多數留學生步入社會後都關心的話題,也是大多數家長用以評估留學含金量的關鍵指標。根據新東方發佈的《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留學生的起薪中位數區間位於7000-9999元,明顯高於國內院校學生的中位數區間。這一數據不僅凸顯了留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獨特優勢,更從側面反映出他們具備更強的高薪競爭力。

數據來源:《2023中國留學白皮書》

由此可見,對於用人單位而言,他們普遍更加認可留學生的能力,也非常願意支付給他們更具競爭力的薪資。這種市場趨勢無疑爲留學生提供了更多的動力,促使他們更積極地考慮國內的就業機會。

除上述因素外,留學生決定是否回國發展時還會根據自己的情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但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學成後回國就業或創業這一現象反映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重新審視留學的真正意義,並將其作爲一種爲祖國做貢獻的途徑。我倡導國際化視野,也是想鼓勵大家走出去看看世界,但這並非終點。真正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位中國學子都能將所學所得用於報國,有朝一日代表中國走向世界舞臺,爲國家的繁榮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