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歸教育本質!成都這所國際部如何助力學生成爲更好的自己?

什麼是好的教育?學生的成功、成才定義是什麼?在國際化教育這條賽道上,作爲公立中學國際部的樣板校,深耕國際化教育24年的成都七中國際部是如何做“好”教育的?

從學生的角度看學校,9月,新浪四川對話成都七中國際部高三學子,探索成都七中國際部,如何迴歸教育本質,個性化施教,助力學生成爲更好的自己?

對話孫子陽:

從石室北湖到七中國際部

目標英國G5超級精英大學

標化成績:

雅思8.5;A level數學A*;

AS經濟A,心理A,化學A,生物A;

競賽:HOSA生物與健康未來領袖挑戰全國銀獎;Brain Bee腦科學大賽:全省第一,全國一等獎;袋鼠數學金獎;

中考620分,高一就讀於石室北湖,卻在高二選擇了來到七中國際部,孫子陽說:“因爲我從小就特別喜歡哈利波特,目標就是去英國,追逐自己小學時候的夢想。幸運的是,爸爸媽媽也很支持,他們相信‘趁年輕,就該去追夢’,不希望我因爲現在沒有選擇去英國,未來卻很後悔。”

“我的目標是英國G5院校,學習心理學專業。”孫子陽談到,在逐步瞭解專業的過程中,她發現心理學的涵蓋面很廣,包括神經科學、犯罪心理學等多個維度。在學習的過程中,她也總能迅速上手,並且享受其中,選擇心理學專業成爲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儘管高二才進入國際化賽道,但孫子陽的語言成績卻相當優異。雅思首考7分,第二考雅思8.5分,聽力、閱讀9分,口語、寫作7.5分,孫子陽認爲,學習英語需要沉浸式的英語學習環境,更需要一個熱愛來支撐,她就是從小學閱讀哈利波特等英文原著,聽泰勒斯威夫特的英語歌曲,在閱讀和聽音樂的過程中,不斷增強語感,增加詞彙量,日積月累,從量變實現質變。

“我最驕傲的不是聽力閱讀,而是寫作得到了7.5分,而這也離不開我的英語老師周志鵬。”談及雅思考試經歷,孫子陽說:“在考試前,周志鵬老師不僅給我們分享了很多雅思備考資料,還表示有任何問題都可以來問她。所以,在考試前,我連續十餘天給她發自己寫的作文,周志鵬老師每天晚上十一點多都會爲我批改作文,而且改得非常細緻。”

由於目標爲英國G5院校,對學術成績和學術背景都要求很高,孫子陽對自己的學習極爲嚴格,保持着高度的自律自省。

對於學科科目的學習,孫子陽總是提前自學,吃透知識,刷題複習貼近考試而不是貼近書本。以生物學科爲例,孫子陽在打好基本功的基礎上,通過貼近真題,整理出高頻考題和易錯考題,最終得到了A的成績。

爲了更好地提升學術背景,在班主任景紅梅老師和升學規劃戴玉龍老師的支持下,孫子陽參加了多個心理學相關競賽,取得了HOSA全國銀獎,Brain Bee全省第一,全國一等獎等,還參加上海國際精神心理醫療實習項目,學習了臨牀心理學,參與模擬心理諮詢,在理論與實踐並行的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

在競賽過程中,心理學專業課老師鄧若君給予了她不少的幫助,孫子陽表示,在競賽中,她需要了解很多理論知識,閱讀英文文獻,也因此遇到了很多問題,但鄧老師總能基於她的問題,找到相關論文資料,解決知識難題,拓寬她的知識面。

每個學校都有自己的教育風格,對於孫子陽而言,七中國際部的教育更像是指引方向,激發出她更多的潛能,讓她成爲了更好地自己。

對話郭瑜萱:

在七中國際部找到對經濟學的熱愛

目標大學LSE、UCL、港大、港中文

標化成績:

雅思6.0;AS數學A,物理A,化學A,經濟A;

競賽:FBLA:agribusiness top 4,團隊成績top 13

BPA:團隊區域金獎

“受姐姐的影響,初中從石室聯中畢業後,我選擇了成都七中國際部,走國際化教育,去看看外面世界的樣子。”郭瑜萱說,她的目標大學爲英國的LSE、UCL,或者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學習經濟學相關的專業,目前正在寫文書當中。

談及自己的專業選擇,郭瑜萱表示,儘管父母從商,她的專業和特長愛好卻不是受父母的影響,而是來到成都七中國際部後的選擇。

“初中階段,我一直沒有發現自己特別喜歡的科目,直到來到了成都七中國際部,逐步接觸了心理學、經濟學等更多課程,在初次上經濟課時,我就被這個學科深深吸引了。”郭瑜萱談到,經濟學與其他學科完全不一樣,這個科目非常有邏輯,還研究到了人們的行爲處事。

無論是專業老師,還是學科老師,在郭瑜萱看來,成都七中國際部的老師總是特別負責、有耐心。“我記憶很深刻的是,因爲A-level經濟大考在前,經濟學老師黃雅迪挨個爲同學們批註文章,最終因爲勞累過度,在醫院休養了一兩週。”郭瑜萱說,最終選了A-level經濟的學生全部考得了A的好成績。

讓課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爲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經濟學,郭瑜萱先後參加過3次商賽,獲得兩次區域金獎和個人top4的成績。從高一第一次參加商賽,在開幕式前一秒都在準備PPT,到最後遊刃有餘,在商賽的實踐中,讓她學習了更多的經濟學知識,更增強了她的知識運用和團隊協作能力。

除了競賽,郭瑜萱還參加了約翰洛克論文比賽,目前還未出最終成績,但已經收到了入圍的消息。

“在成都七中國際部就讀的日子裡,讓我看到了未來的更多可能。”郭瑜萱希望:在學校的最後一年,她能夠珍惜每一天,不要荒廢了自己的時間,激發出更多的潛能。

最適合你的教育,纔是最好的教育。正如橘生淮南則爲橘,生於淮北則爲枳,只有在適合的土壤,才能培育出豐潤的果實,只有最適合學生的教育,才能激發他們作爲獨特個體的潛能。

正如成都七中國際部的教育,沒有好高騖遠,而是腳踏實地,發掘愛好,開設課程,引導實踐,實現一個完整的教育閉環,讓不同學習程度、不同稟賦的學生,都能在這裡確立自身位置、找準未來方向,加以教導、錘鍊,繼而成長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