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下單三星、特斯拉力捧 美企想牽制臺積電?童子賢:領先地位不變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 記者黃義書/攝影
地緣政治效應持續發酵,臺積電(2330)亞利桑那州半導體廠雖已量產,但今年除輝達(NVIDIA)宣佈將三星代工納入XPU與客製化CPU合作伙伴,特斯拉A15自研晶片除臺積電,也下單三星德州廠,採雙代工模式,更先進A16晶片預告下單三星2奈米廠,引發市場關注臺積電宿敵三星是否再次壯大威脅臺積電。
美國扶植三星? 童子賢:目前不存在危機
三星代工業務近期屢傳突破,包括打入輝達合作伙伴,又獲得特斯拉AI晶片訂單,創辦人馬斯克甚至被外電報導,猛誇三星德州廠技術略微領先臺積電亞利桑納廠,引發市場揣測美國科技巨頭有意扶植三星可能。
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指出,「美國可能想扶植三星」是半導體產業熱門發展下,市場諸多猜測的其中一個可能,不過他認爲,臺積電現在的兩奈米到三奈米制程,仍領先三星跟英特爾,故現在美國客戶下單三星是否會威脅臺灣半導體產業,目前危機還不存在,英特爾跟三星現階段目標不是威脅臺積電,而是追上臺積電的車尾燈。
而臺灣電子業大舉赴美設廠後,正積極做全球供應鏈重新佈局,未來新產業結構發展,臺灣該如何強化競爭供應鏈競爭力?他表示,目前全世界在AI領域,以美國最有實力投入資金,其次是中國大陸,這衛星定位系統建置實力相仿,如同目前全世界有四大衛星通訊體系,包括美國的GPS,中國的北斗系統,歐洲的伽利略及俄羅斯的GLONASS系統,而連富裕如日本,都沒辦法獨立供養一套全球定位系統。
他表示,由此可以看得出美國跟中國大陸在這一波新的科技,也就是AI領域,是相對擁有較龐大的資金跟人才可以進行研究發展的國家。而臺灣AI的合作對象目前是美國,在臺廠紛紛在美國市場設廠後,未來臺灣AI的產業供應鏈的定位也將是民主供應鏈一員。
臺灣不須擔心外部競爭 美中競賽值得關注
他解釋,未來全世界有能力建構大型語言模型結構的國家,跟建構衛星定位系統能力國家一樣,只有少數國家,尤其是臺灣扮演全球科技供應鏈的一環,尤其是以美國科技業爲主的供應鏈的一環,目前不需要擔心競爭力問題。
他表示,韓國跟日本,雖過去從零組件、晶片、系統、被動元件的發展,過去曾經跟臺灣一度有些相像,但美國當前主要的AI發展技術後半段落地幾乎都是仰賴臺灣半導體,從散熱片、板卡到機櫃系統,所以這波產能遷移後,供應鏈的競爭力不變,目前幾乎是臺灣內部相互競爭,反而在外部沒有日韓來競爭的問題,但他提醒,臺灣反而要關心的是美國跟大陸在各領域的技術競賽。
他指出,臺灣目前扮演美國這個AI開創者的上下游供應鏈關係一部分,目前大語言模型的新創跟原創以美國爲主導,2015~2017年Google發表AI新演算法論文,OpenAI拿來發展GPT模型,Google現在也有Gemini模型,目前美國擁有大型語言模型不超過10個。
大陸雖一開始是模仿方式打造大語言模型,但現在發展到擁有自己特色的速度非常快,但相信在臺灣供應鏈協助下,由於臺積電的先進製程仍然遙遙領先華爲及中芯半導體,目前看來由日韓臺共同建構的民主供應鏈,從晶片到大語言模型開發並沒有受到考驗,因爲美國AI系統跟中國大陸AI體系目前是切割開來的。
和碩聯合科技董事長童子賢認爲三星目前對臺積電不是威脅,但美國想扶植三星確實是產業猜測的可能之一。 記者黃義書/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