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赴美 施振榮、童子賢力挺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針對臺積擴大赴美投資評論:「要肯定臺積電的功力,要信賴魏哲家的智慧」。圖/本報資料照片

施振榮、童子賢談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

臺積電擴大赴美投資千億美元,宏碁創辦人施振榮7日呼籲,臺灣土地、水電、人力等資源均無法支持像臺積電這樣的國際級企業在臺灣持續擴展,赴美投資是臺灣國力的延伸,技術不會外流。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針對此事做出18字評論:「要肯定臺積電的功力,要信賴魏哲家的智慧」。

曾任臺積電逾20年董事的施振榮,接連兩日提出對臺積電赴美投資的正面看法,他直言,臺灣不論是土地、水電還是人力等資源,都不足以支持像臺積電這些大型臺商的持續擴展,臺商的國際化、落地海外在地深耕,其實可說是臺灣國力的延伸,而臺灣能發揮的能量更是遠超過臺灣這塊小土地、這個小市場所能提供的,「利他纔是最大的利己」,這樣纔是雙贏。

他也再次強調,臺積電在臺灣的擴產不會停止,即使赴美建立研發中心,但相比在臺灣以萬人爲單位的研發能量,在美僅以一千人爲目標的規模,臺灣仍是其全球營運的主要核心,不論是研發的質和量,都是以臺灣爲主,因此不用擔心技術會外移。

童子賢則認爲,這就像在棒球場投手面對二好三壞而壘上有人,此時投手功力與膽識很重要;雖然鼓譟者衆,但要信賴魏哲家臨場判斷智慧。但他也說,臺積電不能活在一個人的武林,不能孤芳自賞、不理江湖風波,因爲全球半導體長長的產業鏈中有諸多生態,臺積電表現優異是生態鏈中的優等生,也是臺灣驕傲。

不過他指出,這不是一個人的武林,可以躲在「古墓派」的山林中獨自過活。在全球政治經濟生態丕變的今天,走出臺灣去佔據一個不錯的戰略位置,加強上下游結盟,也廣結善緣鞏固自己地位,其實是種「君子豹變」順應生態的選擇。

童子賢認爲,臺積電投資美國就等於掏空臺灣的說法,是太誇張的評論,自己倒是擔心臺灣上下對矽盾的正面與負面迷戀會加深臺灣經濟「荷蘭病」。臺積電在全球競爭中表現極佳,固然是臺灣的光榮,但臺灣不能只有一個產品、一個產業,否則就如一座森林植物太過單一,易有一榮俱榮、一枯俱枯現象。

童子賢補充,自己常提到荷蘭病這個經濟學名詞,感覺很對不起荷蘭,其實荷蘭值得尊敬之處在於是少數朝野團結,把病症解決得最漂亮,讓國家擺脫病症、恢復繁榮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