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川技術吹響人形機器人“衝鋒號” 聯合生態夥伴提升流程工業水平

匯川技術股東大會現場。 阮潤生/攝

證券時報記者 阮潤生

作爲國產工業控制領域的龍頭企業,匯川技術(300124)5月23日舉辦年度股東大會,會上投資者踊躍提問。公司高管介紹,憑藉核心零部件的領先地位和豐富的工業場景積累,匯川技術積極佈局人形機器人領域,並正在孵化一批“種子”業務,聯合生態夥伴提升國內流程工業水平。

人形機器人:機會來了

在喧鬧的人形機器人賽道上,工控巨頭匯川技術此前略顯“低調”,如今變得更加樂觀主動。有機構投資者詢問其態度變化原因,匯川技術董事長朱興明揭曉了兩個重要參考標準——大模型開源與客戶認同度提升。

“人形機器人是我們之前的預研項目,我們發現現在機會來了。”朱興明指出,一方面,大模型的開源標誌着人形機器人向商業化邁出關鍵一步,有望在未來更加複雜場景實現更低成本的智能化操作;另一方面,春節前後國內外人形機器人持續推出,認可度逐漸提升。基於產業規律理解,公司認定2025年將是匯川技術進入人形機器人合適的時點,但預計要到2030年才能見到比較大的成效,短期內這部分業務收入和利潤不要寄予太高期望。

匯川技術正在多維度落地AI技術,並佈局從核心零部件到具身智能解決方案。

據介紹,去年公司已經組建了人形機器人業務團隊,已經研發出人形機器人所需要的高性能關節部件樣機,預計今年將有產品推出。另外,匯川技術通過此前收購的上海萊恩等公司,已具備成熟的高精度滾珠絲槓設計和工藝能力,工藝和設備已經有近十年積累,正在開發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絲槓產品。

“硬件成本制約着人形機器人落地”,公司董秘宋君恩表示,匯川技術在電機、驅動器、導軌、絲槓等絕大多數關鍵技術和產品上可以做到自主,並且公司還有豐富的工業應用落地場景,打磨軟件硬件融合,提升人形機器人動作的準確度、穩定性、可靠性。

面對來自汽車零部件廠商與3C ODM廠商在人形機器人的佈局與競爭,宋君恩指出,人形機器人的落地場景不止汽車,還有大量其他工業場景,基於不同工業場景需求以及操作要求,都會考驗零部件如何配合和控制。

宋君恩表示,據不完全統計,現行工業場景中至少還有十幾種人形機器人無法滿足需求;另外,3C是公司產品重要的應用領域,涉及的場景和工業很多,匯川技術不會做全場景全覆蓋,而是專注提供零部件與方案,與客戶形成生態合作關係。

強化流程工業:

得工藝者得天下

作爲匯川技術業務基本盤,通用自動化業務2024年實現營收152億元,今年一季度通用自動化營收41億元。從第三方統計來看,匯川技術伺服系統、變頻器、小型PLC(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產品等在中國市場保持領先。

公司高管介紹,隨着未來公司大型PLC的推出,公司將佈局切入冶金、造紙、水務等領域,不僅帶動其他產品銷售,還有望強化國產流程工業。

“國內流程工業落後國際至少10年,關鍵差距不在硬件而在工藝軟件。得工藝者得天下。”朱興明介紹,公司已經在北京和蘇州成立了專門的解決方案中心,招聘行業工藝專家,幫助客戶提升產品良率和能效。

匯川技術還在孵化一批新興支柱產業,包括導軌、傳感器等產品,未來有望形成較大規模營收。

匯川技術新能源汽車業務收入去年同比增長近七成。據介紹,公司該業務受益於電控、電機和總成快速增長,以及電源加速放量,並且乘用車新增46個項目定點。通過抓優質客戶、優質項目,提供電驅系統一些定製化解決方案,實現較好增長。

另外,匯川技術正在推進旗下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供應商聯合動力上市。朱興明表示,聯合動力後續增長將來自國內滲透率提升,以及歐洲等海外市場放量,但更大的增長將來自汽車自身演變。隨着汽車底盤技術向電動化、智能化提升,聯合動力將會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在儲能領域,匯川技術殺了個“回馬槍”,去年在發電側和電網側,工商業儲能以及戶儲方面佈局,公司PCS儲能逆變器出貨量突破7GW。

“雖然去年儲能出貨量不少,但是無論規模還是盈利水平,還沒有達到公司預期。”朱興明表示,時隔三年重回儲能,主要是看好未來能源供給結構會從化石向多能源供給轉變,電網也將從過往分配和傳輸爲重心,轉向控制調節爲主的發展方向,這爲匯川技術提供能力發揮空間,公司看好聯網儲能管理機遇。

另外,隨着全球製造業趨向短平化、去中心化,海內外電力供應需求高速增長,儲能需求預計也將增長。

借船出海:

繼續提升海外業務佔比

匯川技術推進“借船出海”與“行業線出海”戰略,去年海外業務總收入達到20.39億元,同比增長17.22%,收入貢獻約5.51%。

“公司在國際化拓展中堅持長期主義。”朱興明介紹,客觀而言,工業自動化產品是to B業務,與to C業務有着不同的決策流程,而且還面對着歐洲、日本等品牌長期壟斷,以及客戶長期信任積累,一箇中國品牌從測試到上量需要個過程。匯川技術會提升技術,實現“local for local”策略,通過未來3~5年的時間,成長爲一家國際化公司,海外業務佔比將持續提升。

在收購安排上,匯川技術也會持續關注海外優質資產,尋找合適的收購標的。

“併購是公司第二條曲線,是拓展海外市場的重要佈局。”宋君恩表示,公司還是會聚焦工業化、自動化、數字化這些大範疇來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