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詣庭專欄/大型電子權值股 優選
臺股漲示意圖。圖/AI生成
過去一週臺股走勢震盪,上半周在輝達宣佈投資OpenAI的消息帶動下,資金簇擁大型電子權值股,臺灣加權指數於24日創下盤中新高,指數價位來到26,394點。隨後臺股走勢風雲變色,26日臺灣加權指數當日重挫443點,盤中跌幅甚至超過500點。
整體而言,過去三個交易日,臺股雖吞下三根黑K棒,但在資金寬鬆與電子股基本面無虞的大環境下,臺股在第4季仍有挑戰新高的可能性。
展望即將到來的第4季,聯準會的寬鬆貨幣政策立場與對AI發展的正向預期,乃是支撐臺股有望再度挑戰高點的有利因素。回顧9月中旬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宣佈今年以來第一次降息同時更新後的點陣圖顯示,今年底之前,聯準會可能還有兩次降息的空間。
同時,聯準會主席鮑爾亦定調本次貨幣政策調整乃「風險管理式降息」,而非經濟與就業市場面臨衰退的「受迫式降息」。就過往經驗而言,非因經濟衰退而不得不爲的降息行爲,在資金寬鬆與貨幣政策將支撐景氣回溫的兩大因素下,美股往往表現搶眼,而近年臺股與美股連動性日增,美股走揚有助於臺股上攻。
除此之外,過去三年,人工智慧(AI)已成爲支撐臺美科技股與景氣的最重要關鍵字,縱使發展過程中,一度受到質疑,投資人曾挑戰鉅額AI基礎建設佈局難以回收成本。
然而,觀察美國大型科技股,如Alphabet與Meta近幾季的財報表現,可發現AI工具的運用已發揮強化核心廣告業務競爭力的效益,而大數據分析公司Palantir、SalesForce等在導入AI工具後,亦令其業務拓展突飛猛進,顯示AI發展已有初步效應浮現。
今年AI發展的路徑更朝向主權AI挺進,部分政府將傾國家之力建構AI競爭力,有利於AI晶片、伺服器等需求持續增溫,除此之外,四大雲端服務(CSP)業者仍持續投資AI基礎建設,均有利於臺灣大型電子龍頭的營運展望。在資金寬鬆環境之下,搭配對於AI發展的正面預期,兩相加成之下,臺股在第4季仍有高點可期。
目前臺股位階仍在歷史高點附近,短線投資人抱股意願可能偏低,加上過去一個月短線漲幅相當顯著,投資人選擇逢高落袋爲安的機率不小,且未來一個月將有第3季美國財報季與10月底聯準會利率決策會議兩大不確定下,加上川普政府近日擴大232調查範圍,同時臺積電(2330)入股Intel的傳聞亦不時傳出,均可能給投資人逢高賣股的理由。
就極短線行情觀點而言,上週五臺股以長黑K跌破5日線與10日線,打破過去一段時間,指數沿5日線上攻的格局,在此環境下,指數高檔震盪期恐拉長,不排除在短線下探月線支撐及25,000整數關卡。若此兩價位並未被跌破,指數在短線上仍有挑戰前波高點的可能性,反之則須留意是否需採行更加防禦的交易策略。
就選股策略而言,如果短線支撐未被跌破,指數上攻可能循先前模式,大型電子權值股帶動,因此大盤迴檔可以留意大型電子權值股的交易機會。就中期策略而言,或可採取532佈局法,50%投資於大型電子權值股,30%投資於無人機、機械人、記憶體等話題性類股,剩下20%則可佈局股價明顯偏低。
但基本面展望有望好轉的塑化、鋼鐵、製鞋、成衣與營建類股。整體而言,臺股在第4季可能出現震盪後再創高的格局,但由於指數位階已高,多元化持股,靈活操作,將是合理操作策略。
(作者是第一金投顧董事長)